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个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Generation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品读山水,可以领悟到世界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与名山大川寻求灵感。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 ]创建于元代,[ ]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_“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峰奇观。”
_______崖壁上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① 他 ___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___ 却很冷谈。
③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___ 的8.0级大地震。
二、填空题(共5小题)
【例句】一块铀矿石,可以平庸无奇地在地层沉睡下去,也可以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
仿句:一个人, 。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连日来,城北街道迅速行动,落实三项措施推进此项活动。
3月12日,街道领导在全场开展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大会上作动员蒋华,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街道成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设立办公室,明确职责,并有专人负责。为有效推进工作进程,设立意见箱5个,电子邮箱1个,热线电话2部,采用这些创新载体,便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征求群众对全场干部作风的反应。
秩序井然突出一个“静”字;环境整洁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 ”字。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
三、阅读理解(共3小题)
慕田峪观云海
暮春的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去慕田峪长城看桃花,我却意外地看到了像黄山那样的云海。几年前我游黄山时,那“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曾使我激动不已,久久难忘。
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飘渺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平,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正因为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沙,气候湿润,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像今天这样壮观的景象真不多见。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隽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溶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我指着对面的山峰问朋友,那是什么地方?他说,那个地方叫苇店。据说,当年修筑长城的壮举感动了二郎神,他在夜间挑了两块巨石赶来相助。刚走到苇店时,鸡叫了,二郎神不愿露其真身,放下石头埋好扁担回去了。后来,那里就留下了两块巨石,当地人叫“一担石”。人们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上苇店,下苇店,中间藏着金扁担。”人们说,谁若是能找到金扁担,谁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天晴了。阳光照着风景如画的旅游区,照着长城内外一排排红砖青瓦的农家新房,照着蜿蜒如带的柏油公路,照着一望无际的肥沃农田……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① ② ③ ④
一株桃树,长在一棵胡桃树旁边,它满怀嫉恨地望着枝丫结满了累累果实的胡桃树。
“为什么那棵树就长这么多果实,而我长这么少呢?”它想到,“这是不公平的,我一定要想办法也长得那么多。”
“千万别这样想呀!”一株李树看透了桃树的心思,劝告道,“你难道没有看到胡桃树的树干长的有多粗大吗?你没有看到它的枝丫多强壮吗?我们每个人都要量力而为,想法子长出好果子!要重质不要重量。”
可是桃树已经嫉恨得糊涂了,压根儿不愿听。它要求它的树枝从大地吸收更多的养料,要它的细枝输送更多的树汁。于是它展开了更多的花朵,花朵都结了果实。由头到脚全结满了桃子。
可是当桃子成熟时,它们的重量就增加了,以至于枝丫都负担不起它们,而且树干也撑不住那些果实的重量。桃树呻吟一声,弯了,接着“咔嚓”一声巨响,树干断了,整株树倒了下来。桃子全烂在了胡桃树的脚下。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命的本质
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人所有的词汇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
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①如果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应当是 。
②如果用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回答,应当是 。
③如果用你自己的话回答,怎么概括?(不超过30字)
为什么说“只有用火的舞蹈”来形容这群残疾人的生活才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