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波浪》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1小题)

1、《波浪》的作者是      ,现代诗人,诗集有                  

2、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生活。原是            的总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3、诗歌是高度集中的概括和反映      的一种文学体裁。

4、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      

5、现代诗之名“      ”起于“五四”时期,就针对“旧体诗”而言;现代诗俗称“      ”,是针对“格律诗”而言。

6、      ,是现代诗的灵魂,它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如本课中的“波浪”就具有这样的特征。

7、现代诗常用借助诗人的            创作丰富的诗歌形象,如本诗中“波浪啊!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作者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波浪即温柔又坚强的形象。

8、现代诗常用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如本诗中“你是航海者最亲密的伙伴”“微笑着,伴随船上的水手 ”。

9、现代诗常使用是      手法,即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寄托于某一事物,使其具有人格的形象。如本诗中“波浪”就是诗人使用这种手法创造出的人格化的形象。

10、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            ,所以阅读起来朗朗上口。

11、现代诗具有      美,      美,      美的特点。

二、问题理解(共7小题)

1、“波浪”在诗中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它的态度是什么?

2、“波浪”“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谈谈你的理解。(可用《波浪》原文回答)

3、作者为什么称波浪为“我英勇的、自由的心”?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4、诗中的人称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有什么作用?

5、波浪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6、概括本诗的主题思想。

7、分析本诗的写作方法。

三、拓展阅读(共2小题)

1、赏析《根》,完成后面的题目:

郑敏

根从很远处伸来

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

当我想去除掉它

好种上光辉的花朵

我追踪着,挖掘着

直到,猛抬头

看见一棵美丽的大树

我用带血的手指

画着避邪的符号

我知道我挖不了它

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

(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赏析《镜子》,完成后面的题目。

镜 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或是鬓如霜雪

却又是深不可测 有人喜欢它

它最为真实 因为自己美

决不隐瞒缺点 有人躲避它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因为它直率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有人甚至

或是醉后酡颜 恨不得把它打碎

(1)诗歌中的“镜子”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请结合原诗简要赏析。

(2)诗歌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波浪》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