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郸城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存在的静电引力 B . 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 .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 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原子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
2、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    ②乙醇和丁醇    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 分液  蒸馏  萃取 B . 萃取  蒸馏  分液 C . 分液  萃取  蒸馏 D . 蒸馏  萃取  分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是很容易发生 B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 在稀溶液中,1 mol酸与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所释放的热量叫中和热 D . 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16项应为(   )

1

2

3

4

5

6

C2H4

C2H6

C2H6O

C3H6

C3H8

C3H8O

A . C6H14 B . C7H14 C . C7H16 D . C7H16O
5、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某一个可逆反应,由A与B反应生成产物C,反应速率的关系:v(B)=3v(A),3v(C)=2v(B),v(C)=2v(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 A+3B⇌2C B . 2A+2B⇌3C C . 3A+B⇌C D . A+B⇌C
6、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 . CsF B . NaF C . LiI D . KCl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互为同系物的物质通式相同

②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定是同系物

③若两种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系物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异,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③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 .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 .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在恒温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C(g),若A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 , 需要时间可能是( )
A . 18s         B . 12s        C . 30s         D . 10s
10、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错误的是( )
A . 能使溴水褪色 B . 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C . 最多有7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 .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11、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曾制得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其化学式为RN。已知该化合物中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
A . 第三周期第ⅤA族    B . 第四周期第ⅤA族 C . 第五周期第ⅢA族    D . 第四周期第ⅢA族
1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已知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 所在的一组是( )

A . Be、Na、Al    B . B,Mg,Si C . O、P、Cl    D . C,Al,P
13、X、Y两根金属棒插入Z溶液中构成如下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棒变粗,Y棒变细,则X、Y、Z可能是下列中的( )

编号

X

Y

Z

A

Zn

Cu

稀硫酸

B

Cu

Zn

稀硫酸

C

Cu

Ag

硫酸铜溶液

D

Ag

Cu

硝酸银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4、下列反应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 )
A . NaOH+HCl=NaCl+H2O           B . 2CH3OH+3O2 2CO2+4H2O C . Zn+2HCl=ZnCl2+H2↑           D . 4Al+3O2+6H2O=4Al(OH)3
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H2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16、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 , 下列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①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2=b+1=c-3=d-1    B . 原子半径:r(A)>r(B)>r(D)>r(C) C . 原子序数:a>b>c>d    D . 离子半径:r(C3-)>r(D-)> r(B+)> r(A2+)
18、乙醇分子中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错误的是( )

A . 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 B . 燃烧是全部化学键都断裂 C . 在铜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 D . 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②断裂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R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Q的1:1型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是      型分子(立体构型)。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氧化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 L的甲气体与0.5 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2、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酯的混合物。下图是乙烯等为原料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      
(2)乙烯与水反应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      
(3)A与C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4)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①在试管a中加好相关试剂后,还需要加入2—3块的碎瓷片,其作用是      

②试管b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生成的乙酸乙酯在该溶液的      (填“上”或“下”)层,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该产品所需的主要仪器是      。试管b中的导管口应在液面上方而不伸入到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 =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3)此反应在该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N ,同时生成bmol 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N的转化率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

4、为了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是      ,作用是      
(2)试剂2是      ,作用是      ,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      ,若不能,其原因是      
(3)如何检验第①步实验已基本完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郸城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