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 .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 .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 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 .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块相比铁块具有更大的( )
A . 重力
B . 质量
C . 体积
D . 密度
3、在“小白兔与狼外婆”的故事中,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色
C . 音调
D . 频率
4、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普通教室屋高约5m
B . 一瓶矿泉水约500g
C . 物理课本宽约16.9dm
D . 正常人的体温约30℃
5、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
A . 一日千里
B . 大步流星
C . 风驰电掣
D . 迅雷不及掩耳
6、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A . 熔化
B . 汽化
C . 液化
D . 凝固
7、如图所示是光线从玻璃、水、空气三种物质中的折射情况,可以判断这主种物质依次是( )
A . ①玻璃,②空气,③水
B . ①空气,②水,③玻璃
C . ①空气,②玻璃,③水
D . ①玻璃,②水,③空气
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冰冻的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 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 .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D . 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9、万峰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A . 山的等大的影子
B . 山的等大的实像
C . 山的放大的虚像
D . 山的等大的虚像
10、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
A . 2:3
B . 3:2
C . 1:1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1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目镜和物镜),每组透镜的作用分别相当于( )
A . 凹透镜凹透镜
B . 凸透镜凹透镜
C . 凸透镜凸透镜
D . 凹透镜凸透镜
12、下列几种与光有关的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 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
B . 彩色画面五彩缤纷
C . 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的光带
13、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
A . 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 . 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 . 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B .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C . 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D . 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15、体积为1m3的水和体积为2m3的酒精(ρ酒精=0.8×103kg/m3),混合后体积为原来总体积的
,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

A . 1.04×103kg/m3
B . 0.96×103kg/m3
C . 0.9×103kg/m3
D . 0.85×103kg/m3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mm.
2、小红同学喜欢看热闹的场面,但又怕声音太响,所以她常常用双手捂住耳朵,这是在 处减弱噪音;在城市街道上行驶的车辆禁鸣喇叭,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车上的“倒车雷达”会通过语音播报,提醒司机车后有障碍物,这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3、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4、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镜中花,水中月”指的都是 成像.
5、小明刚上初中就患上了近视眼,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面”或“后面”)而看不清远处物体,需要配戴 透镜进行矫正.
6、现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 实心球是 (选填“A”或“B”),它的密度为 kg/m3 .
7、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它发出不同波长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彩虹常呈现七彩颜色,说明太阳光是 (选填“单”或“复”)色光;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 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8、建筑物内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体积 ,密度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水中,试画出光路图(不考虑光线在水面的反射).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小燕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是小燕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填写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温度/℃ | 90 | 92.4 | 94.4 | 95.6 | 96.8 | 98 | 98 | 98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3)小燕测得水的沸点是 ℃,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图 (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在1.5min时产生气泡的情形.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知道凸透镜的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
(2)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光学仪器有
(3)如果让蜡烛在图乙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3、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②取适量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③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牛奶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
(1)牛奶的质量m= g,牛奶的体积V= cm3 , 牛奶的密度ρ= kg/m3 .
(2)小华认为小明的方案存在误差,于是她找来了量程为50mL的一支注射器(如图丙所示),利用天平就完成了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排尽了空气的注射器,先吸入体积为V1的牛奶,用天平测量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质量m1 .
②
请将小华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并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 (用步骤中的字母表达)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超声测速区域,如图甲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1)求该车的速度;
(2)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小明看到路边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兴义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有一只玻璃瓶,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则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已知p水=1.0×103kg/m3)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