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二)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共7小题)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整个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2、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      ,只是有的快,有的慢。
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            ,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      
4、物质的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改变颜色、                  等现象的产生。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6、我们将米饭上滴上碘酒,看到米饭上出现了      ,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      
7、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铁钉上附着有      的物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是      

二、选择(共13小题)

1、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 . 只变成液态的糖 B . 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 . 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2、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都是( )。
A . 形态发生了改变 B . 产生新的物质 C . 没有什么变化
3、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 )。
A . 化学变化 B . 物理变化 C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铁钉在有腐蚀条件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A . 刷油漆 B . 抹油 C . 放人盐水中
5、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 )。
A . 黑色 B . 紫红色 C . 蓝色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一氧化碳
7、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 )的接触,以防生锈。
A . B . 空气 C . 细菌
8、把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会看到铁钉( )。
A . 变红色 B . 变蓝色 C . 没有变化
9、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 )。
A . 没有什么变化 B . 会熄灭 C . 烧得更旺
10、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含量的增加。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氮气
11、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
A . 口腔中含有糖 B . 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 . 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12、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
A . 只有空气 B . 只有水分 C . 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3、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 .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C . 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三、判断(共10小题)

1、蜡烛燃烧,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A . 正确 B . 错误
2、做泥塑或面塑属于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尝到了甜味。
A . 正确 B . 错误
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A . 正确 B . 错误
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
A . 正确 B . 错误
6、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A . 正确 B . 错误
7、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A . 正确 B . 错误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会伴随有颜色或气味的改变。
A . 正确 B . 错误
9、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A . 正确 B . 错误
10、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A . 正确 B . 错误

四、综合(共2小题)

1、如下图所示,六个没有标签的容器中分别装着白醋、水、食用油、淀粉、碘酒、小苏打。


小米同学分别取样进行试验,结果如下:A和B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C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还发现,打开E时有闻到刺鼻的酸味。

(1)请你帮小米鉴别容器中的物质,重新标上名称。

    A:      ;B:      ;C:      ;D:      ;E:      ;F:      

(2)A和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到      。A和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使燃烧的火柴      ,这种气体实际上是       。它还有一种特征是      
2、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如图)。仔细回顾观察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写出整.爪实验过程中的任意两个物理变化:      
(2)写出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任意两个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      
(4)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比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      等等。


五、简答(共3小题)

1、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2、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自己选择一个因素,设计一个实验。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实验的材料:

    实验的方法:

3、附加题:

括号内是区别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B . 氧气与二氧化碳(看颜色) C . 食盐与白糖(尝味道)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