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

A . 澶渊之盟 B . 金灭北宋 C . 岳飞抗金 D . 签订《尼布楚条约》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 . 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 .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 .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 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

A . 《史记》 B . 《离骚》 C . 《资治通鉴》 D . 《红楼梦》
4、《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 . “坊”中 B . “市”中 C . “瓦子”中 D . “夜市”中
5、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 . 儒家思想 B . 建筑艺术 C . 佛学经典 D . 活字印刷
6、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 .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 .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 .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7、下面是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A . 诗、词 B . 诗、曲 C . 词、曲 D . 词、小说
9、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    )

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    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   

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    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0、《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A . 指南针 B . 火药 C . 印刷术 D . 造纸术
11、“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

A . 商代 B . 汉代 C . 唐代 D . 宋代
12、“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说明了(    )

A . 元朝中外交通的发达 B . 元朝疆域的广大 C . 元朝人口较少 D . 元朝统一了中国
13、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    )

A . 废除行中书省 B . 设立锦衣卫 C . 设立军机处 D . 实行八股取士
14、

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

A .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 .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 .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 . 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5、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    )
A . 通判 B . 宰相 C . 转运使 D . 枢密使
16、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
A . 契丹统治者 B . 突厥统治者 C . 女真统治者 D . 党项统治者
17、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 市舶司 B . 都护府 C . 宣政院 D . 理藩院
18、兴起于北宋,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是( )
A . 洛阳 B . 景德镇 C . 西安 D . 宜兴
19、下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 . 南宋 B . 南朝 C . 唐朝 D . 元朝
20、毛泽东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 . 灭亡西夏 B . 统一蒙古 C . 建立元朝 D . 定都大都
21、“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 . 实行分封制 B . 实行郡县制 C . 创立科举制 D . 推行行省制度
22、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 . 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 . 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C . 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 . 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23、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微信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 唐朝的开元通宝 C . 汉朝的五铢钱 D . 北宋的交子
24、农业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下列关于当时农业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 B .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 . 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D . 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25、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立东厂    ④设立“三司”    ⑤设立军机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识读下面组图,回答问题。

组图一:

组图二:

(1)图一是力劝宋朝皇帝亲征澶州抗辽的名相,他是谁?他劝的是哪位皇帝?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在抗击金军方面立下了哪些重大战功?后来他被哪个奸臣所害?
(3)图三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是谁?他抗击的是哪个政权?
(4)上述图片中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5)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图四人物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他是谁?从程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6)图五人物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他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7)图六人物建立了哪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政权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重大创新?
(8)由图六人物完成的这次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去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的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条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试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这次航海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