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支流多
B . 流域广
C . 无湖泊调节洪水
D . 河道特别弯曲
2、“‘黄金水道’多河港”体现了长江的( )
A . 水能丰富
B . 灌溉价值
C . 航运价值
D . 养殖效益
3、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是( )
A . 寒潮
B . 台风
C . 干旱
D . 滑坡
4、随着人口的增长,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 . 水资源
B . 气候资源
C . 海洋资源
D . 煤炭资源
5、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
A . 珠江
B . 长江
C . 黄河
D . 黑龙江
6、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 . 内蒙古高原
B . 东北平原
C . 塔里木盆地
D . 横断山脉
7、我国非季风区内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 耕地
B . 林地
C . 沼泽
D . 草地
8、北京的李小华高兴地对同学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来自下列的哪项工程( )
A . 引黄济青
B . 南水北调
C . 兴修水库
D . 引滦入津
9、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其河水补给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
A . 雨水,夏季
B . 雨水,冬季
C . 冰雪融水,夏季
D . 冰雪融水,冬季
10、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看,我国位于( )
A . 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 . 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C . 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 .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1、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 . 渤海、琼州海峡
B . 东海、南海
C . 黄海、东海
D . 南海、琼州海峡
12、我国自然资源的最基本特征是( )
A . 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 总量贫乏,人均不足
D . 总量丰富,人均量多
13、某食品卫生许可证为“豫卫食字(2008)第***号”,该食品生产所在地( )
A . 安徽省
B . 河南省
C . 江苏省
D . 陕西省
1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B . 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C . 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 . 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
15、我国目前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目的是( )
A . 人口分布不均匀
B .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C . 农村人口密度大
D .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16、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雨热同期的原因是由于( )
A . 季风气候显著
B . 大陆性气候显著
C . 地形复杂多样
D . 海洋性显著
17、能够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 . 寒潮
B . 台风
C . 干旱
D . 洪涝
18、下图中的建筑形式反映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 气候干旱
B . 高温潮湿
C . 低温湿润
D . 寒冷干燥
19、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活动
20、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下列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份0℃等温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1、引起长江干流洪水的人为原因是( )
A . 支流众多,水源充足
B . 干支流都位于季风区内,降水众多
C . 围湖造田使湖泊调洪能力下降
D . 干支流进入汛期的时间相近
22、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同学们当前能积极直接参与的是( )
A . 兴修水库
B . 跨流域调水
C . 海水淡化
D .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3、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最能反映福建省气候特征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4、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B .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 . 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D . 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中,平原面积较小
(2)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 (2)
A . 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B . 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C . 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D . 有利于我西北内陆地区的农业发展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①是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④是 。
(2)我国海陆兼备,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⑥ ;⑦ 。
(3)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A 省为主体,面对B 省,邻近港澳,范围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C 省南部、D 省北部和E 省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是一个肩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历史使命的特殊地域经济综合体,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读下图“我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① 高原,② 高原,③ 盆地,⑤ 平原。
(2)A 山,此山北侧分布 盆地, 此盆地属 (温度带)。
(3)B 山,作为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分界线。
3、读下图“我国夏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南面的 洋,气流特点是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 ,湖泊E是 .
(2)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发源地F: 山; 注入海域C: ;黄河是我国第 长河;主要支流A是 ;长江发源地D: 山; 注入海域B: ;主要支流A是 .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治理长江的主要任务是 .长江的洪水对 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5)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和 ;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它们的分水岭是 。
(6)初春时节,黄河部分河段往往形成凌汛,图中甲、乙两处,容易形成凌汛的是 处。
(7)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① 平原,② 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