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张庄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黄金水道’多河港”体现了长江的( )
A . 水能丰富
B . 灌溉价值
C . 航运价值
D . 养殖效益
2、从世界看中国,我国位于( )
A . 东半球、南半球
B . 东半球、北半球
C . 西半球、南半球
D . 西半球、北半球
3、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 . 我国纬度跨度大
B . 我国地势落差大
C . 我国经度跨度大
D .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以下哪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
A . 蒙古族
B . 藏族
C . 满族
D . 苗族
5、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 . 从南向北渐少
B . 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增加
C . 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D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 东南、西南、西北
B . 东北、西南、东南
C . 东北、西南、西北
D . 东北、东南、西北
7、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分别是( )
A . 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 .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 . 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D . 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8、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 . 朝鲜族
B . 维吾尔族
C . 壮族
D . 哈萨克族
9、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 . 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B . 冬季全国普遍冷湿
C . 夏季全国到处气温很高
D . 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10、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
A .
B .
C .
D .




11、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 )
A .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 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C .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 . 人口稀疏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
12、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
A .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 .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阴川盆地
D . 黄土高原、汉江谷地
13、下列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具有典型的地广人稀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14、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 )
A . 北寒带
B . 热带
C . 北温带
D . 南温带
15、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梨,湖南 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等。这说明我国( )
A . 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B . 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 . 全国降水丰富
D . 季风气候显著
1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复杂多样
B . 季风气候显著
C . 海洋性特征突出
D . 雨热同期
17、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一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
B . 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接近
C . 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
D . 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
1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的黄河河道,出现在( ) (1)
A . 黄河的上游
B . 黄河的中游
C . 黄河的下游
D . 黄河的中游和下游
(2)形成该图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黄河上游的梯级开发
B . 黄河沿岸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
C . 内蒙古高原的过度放牧
D .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9、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这样的服饰对于藏民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是因为( )
A . 当地空气稀薄
B . 当地降水多
C . 当地昼夜气温变化
D . 当地海拔高
2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诗中的“天上”是指我国的( )
A . 唐古拉山
B . 巴颜喀拉山
C . 昆仑山
D . 喜马拉雅山
21、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
A . 藏、云
B . 青、川
C . 晋、鲁
D . 鄂、湘
22、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地形区是( )
A .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 宁夏平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华北平原
23、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 耕地
B . 石油
C . 阳光
D . 河水
24、关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节约利用,促进更新
B . 寻找新的代替品
C . 极大限度地加以利用
D . 保护和节约利用
二、连线题(共2小题)
1、连线
A.傣族 |
| ①那达慕节 |
B.蒙古族 |
| ②雪顿节 |
C. 藏族 |
| ③开斋节 |
D.回族 |
| ④丰收节 |
E。高山族 |
| ⑤元宵节 |
F。汉族 |
| ⑥元宵节 |
2、连线
A.湿润地区 |
| ①荒漠和戈壁 |
B.半湿润地区 |
| ②森林 |
C.半干旱地区 |
| ③森林草原 |
D.干旱地区 |
| ④草原 |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下图为我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A线是我国 山脉和 河,它是我国1月 摄氏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也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写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区为 ,西侧的地形为 。
(3)黄河发源于 高原;注入 。
(4)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 。
(5)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
(6)下列治理黄河修建的水利工程,有控制洪水、发电、拦沙等方面重要作用的是( ) (6)
A .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B .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C .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D . 龙羊峡水利枢纽工程
3、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高原,B 盆地,C 盆地,D 平原,① 山脉,② 山脉。
(2)“③ 山、④ 山脉和横断山脉”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对照中国地形分布图,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形以 为主,第二级阶梯地形类型主要为 和盆地,第三级阶梯地形类型主要为丘陵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