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16-2017学年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哪种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  )

A . 侏儒症 B . 夜盲症 C . 巨人症 D . 糖尿病
2、下列能被胰液消化的是(  )
A . 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 B . 维生素、蛋白质和无机盐 C . 糖类、牛奶和盐 D .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3、为防止贫血,世界文卫组织倡导使用铁制炊具,原因之一是(  )
A . 铁是维生素C的组成成分 B . 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C .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D . 铁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成分
4、失血过多的B型血的人,输血时最好应输(  )
A . B型血 B . O型血 C . AB型血 D . A型血
5、组成消化系统的是(  )
A . 口腔、食道、胃 B . 口腔、胃、小肠、大肠 C . 消化管、唾液腺 D . 消化管、消化腺
6、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的是(  )
A . 胚泡 B . 组织细胞 C . 肺静脉 D . 主动脉
7、人类尿液中的尿素主要来自体内哪种物质的氧化分解(  )
A . 糖类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8、参与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A . 脑灰质 B . 大脑皮层 C . 小脑灰质 D . 脊髓灰质
9、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  )
A . 抗原 B . 病毒 C . 病原体 D . 细菌
10、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  )
A . 消化系统 B . 神经系统 C . 免疫系统 D . 运动系统
11、老年人常患远视,原因是(  )
A . 晶状体凸度太大 B . 瞳孔变小 C . 眼球前后径过长 D . 晶状体凸度变小
12、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
A . 感觉中枢 B . 听觉中枢 C . 视觉中枢 D . 语言中枢
13、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有(  )
A . 使抗药菌增多 B . 杀灭体内有益菌 C . 导致正常菌群失调 D . 以上三项都是
14、下列属于非传染病的是(  )
A . 艾滋病 B . 流行性感冒 C . 非典型性肺炎 D . 地方性甲状腺肿
15、人在进食前后,分泌量发生明显变化的激素是(  )
A . 性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甲状腺激素 D . 生长激素
16、皮肤中与代谢废物排出有关的结构是(  )
A . 角质层 B . 皮下脂 C . 汗腺 D . 毛发
17、构成真皮的主要组织是(  )
A . 肌肉组织 B . 上皮组织 C . 结缔组织 D . 疏松结缔组织
1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 反射 B . 反应 C . 兴奋 D . 感应
19、成年人安静时的平均心率约是(  )
A . 60次/min B . 70次/min C . 80次/min D . 75次/min
20、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叫(    )
A . 血浆 B . 血清 C . 组织液 D . 淋巴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管理的目的是使资源得到            
2、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      起着核心作用.
3、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4、青少年每天应保持      小时的睡眠.
5、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以      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反射活动,提高了人和动物对环境的      能力.
6、主动脉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叫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装片看到的部分蛔虫卵示意图,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受精卵,      是未受精卵.其中      能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蛔虫卵.
(2)实验时,把蛔虫卵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      倍镜寻找蛔虫卵.
(3)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不要太亮.要把过亮的视野调暗些,应这样调节显微镜:①      ;②      
(4)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      道寄生虫病,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模拟眼球的成像.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装置中放大镜相当于眼球的      ,烧瓶相当于眼球的      ,烧瓶上贴的白纸片相当于眼球的      
(2)尝试一下,调整放大镜与烧瓶的距离,直到白纸片上形成清晰的烛焰倒像.此时模拟的是正常眼看物像,物像正好落在      ,因而看到清晰的物像.呈现清晰物像后,若把烧瓶与放大镜距离拉大些,则物像变模糊,而清晰物像落在“视网膜”      方,此时模拟的是      眼看物体的情况.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些年一些幼儿园和小学生发生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等.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普通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为了防止疾病流行,杭州市疾控中心提出以下预防措施(选摘):

①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②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③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人;

(1)由材料可知,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      
(2)人患了手足口病后,可获得免疫力,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血液后,B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此时的病原体称为      ,患者体内会产生相应的      和记忆细胞.当肠道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就会被消灭.这种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称为      免疫.
(3)从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来看,上述措施②属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16-2017学年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