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0小题)
1、目前我国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将对人口数量特征产生的直接影响有( )
①出生率 ②人口密度 ③迁入率 ④年龄组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下列各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B . 豌豆的斑点叶与红色花
C . 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
D . 果蝇的白眼与红眼
3、下列是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及遗传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豌豆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B .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C . 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D . 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红色牛与红色牛杂交,子代出现了红色牛和黑色牛,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 . 等位基因分离
C . 基因自由组合
D . 性状分离
5、鼠的毛色黑色(显性)与褐色(隐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要判断某只黑色鼠的基因型,最好的交配方式是( )
A . 自交
B . 杂交
C . 测交
D . 正交与反交
6、某杂合高茎(Dd)的豌豆植株自交产生高茎和矮茎,让子代的高茎植株间相互杂交,则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值为( )
A . 1/2
B . 1/9
C . 4/9
D . 1/4
7、下列有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DNA都能均分到子细胞中
B . 染色体都能进行复制
C . 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同
D . 产生的子细胞均可继续分裂
8、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 . 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形成的
C . 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D . 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9、基因型Aa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A和A,a和a,A和a的分离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 ④精细胞变形为精子过程
A . ①②③
B . ③③②
C . ②②②
D . ②③④
10、下图是一动物(2n)体内的某个细胞分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的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 . 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C . 该细胞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 . 该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该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相同
1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B .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C .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二者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D . 受精卵中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各占一半
1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 . 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 . 果蝇的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体细胞中不含有红眼基因
D .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13、某植物叶片形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用纯种的圆形与纯种的长形杂交,F1全为长形,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形:圆形:卵形=12: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 AAbb×aabb
B . aaBB×AAbb
C . aaBb×Aabb
D . AaBb×aabb
14、某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F1的基因型是AaBb,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之比是9:7,则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是( )
A . 1:3
B . 1:2:1
C . 1:1:1:1
D . 9:3:3:1
15、已知等位基因A和a、B和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如下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
A . 甲能产生基因型为AB,ab的两种配子
B . 乙自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共有9种
C . 甲与丙个体杂交的子代中纯合子占1/4
D . 丙测交的子代有两种基因型,且比例是1:1
16、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所得到F2的基因型结果,表中列出部分基因型,有的用数字表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
Yr | 3 | |||
yR | 4 | |||
yr | yyrr |
A . 表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且幼苗的成活率相同
C . 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最大的是3
D . 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植株所占的比值是5/8
17、小李和小王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小李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小王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两人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是相同的
B . 小李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组合
C . 小王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 重复多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1/4
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 . 血浆中的某些营养物质能进入组织液中
C . 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D . 血浆蛋白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较大
19、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剌激下丘脑产生渴觉
B . 下丘脑能作为神经中枢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 . 参与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信息分子只有抗利尿激素
D . 大脑皮层和垂体受损不会影响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
20、乙酰胆碱(A—C)能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途径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物质E是ATP,物质B是ADP和Pi
B . A—C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 . A—C合成过程中,物质C能反复利用
D . 若抑制D酶活性,会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21、下图表示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下列选项所述不符合该模型的是( )
A . 若X表示胰岛素的含量,a可能表示高血糖
B . 若X表示机体的产热量’b可能表示机体代谢增强
C . 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b可能表示甲状腺激素
D . 若X表示人体产生的乳酸量,则b可能代表氧气
22、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地识别并吞噬抗原
B .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C . 记忆细胞在免疫的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 . 机体内的淋巴细胞都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23、春季播种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可采用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对种子进行处理( )
A . 生长素
B . 赤霉素
C . 细胞分裂素
D . 脱落酸
24、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顶端一侧(如图1),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度α,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数据表明琼脂对胚芽生长有促进作用
B . 胚芽鞘能够向生长素含量较少的一侧弯曲生长
C . 当生长素浓度约0.25mg/L时,对胚芽鞘的促进作用最小
D . 当生长素浓度为0.30mg/L时,对胚芽鞘下部细胞生长起抑制作用
25、下图表示某农田的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d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0
B . 田鼠的数量为b点时,增长速率最大,灭鼠效果最好
C . 当田鼠的种群数量达到300只,即c点时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D . d点时种内斗争是制约田鼠种群密度的内在因素
26、秦岭太白山弃耕荒地的演替经过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和乔木阶段,最终形成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乔木阶段时灌木中的阳生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B . 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始终保持不变
C .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降低
D . 秦岭太白山弃耕荒地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27、下图表示生物之间的概念关系,下列选项中用该概念关系表示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生物多样性 |
基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
生态系统多样性 |
B |
内环境 |
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液 |
C |
生态系统的信息 |
行为信息 |
物理信息 |
化学信息 |
D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直接价值 |
间接价值 |
潜在价值 |
A . A
B . B
C . C
D . D
28、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中含有6条食物链
B .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人、鼬和鹰
C . 鹰和鼬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 . 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鹰的数量大幅下降
29、紫茎泽兰是一种典型的恶性入侵杂草,其植株本身能分泌有害化学物质,可强烈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对食草的牲畜具有毒害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的种间关系
B . 紫茎泽兰入侵能显著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 . 生物入侵可影响原生态系统中群落的空间结构
D . 紫茎泽兰与入侵地的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30、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代表能量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N5/N3
B . 各生物所同化的部分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
C . 蜣螂利用的能量N6属于草同化量的一部分
D . 合理放牧适量的牛羊,则N2/N1的值会升高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分析图可知,屈肘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填字母)。
(3)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
(4)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
2、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脱落和裂解会引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裂解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会引发机体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和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在该免疫反应中TSHR脱落和裂解物相当于 ,该物质进入机体后,首先识别该物质的细胞是 。
(2)据图分析,细胞b是 。艾滋病患者产生抗体的能力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
(3)细胞c是 ,该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高,其原因是 ,该病患者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正常值。
3、田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原因是 。若农田面积为10km2 , 初次捕获田鼠60只并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田鼠75只,其中被标记的田鼠数量为25只,则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km2。若部分标志物在田鼠放回后脱落,则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 。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 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内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需要经过的代谢途径为 。
(3)引入天敌控制田鼠与用毒鼠强灭田鼠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
4、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 ,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填字母)
(2)该动物是 (填“雌性”或“雄性”),判断依据是 。
(3)细胞A处于细胞分裂的 (时期),该时期细胞染色体最明显的特征是 。细胞C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 。
(4)图中细胞能发生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填字母)
5、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红色花对紫色花为显性。下表是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数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亲本组合 | F1植株数量 | F2植株数量 | ||
红色花 | 紫色花 | 红色花 | 紫色花 | |
①红色花×紫色花 | 98 | 0 | 460 | 31 |
②红色花×紫色花 | 105 | 0 | 315 | 99 |
(1)等位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 定律。
(2)组合①亲本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F2红色花共有 种基因型,紫色花的基因型是 。
(3)组合②中F1的基因型是 ,F2红色花的植株中纯合子约有 株。若F2中的红色花植株与紫色花植株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