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 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 . 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2、如图所示,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一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上,且细绳AE长等于圆狐CED的半径,此时杠杆恰好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CED的圆心重合,E环从C点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滑到D点的过程中,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 )
A . 保持不变
B . 逐渐变大
C . 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D . 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3、下列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 机器转动时,轴受到的摩擦
B . 用筷子夹菜,筷子与菜之间的摩擦
C . 车轮与路面的摩擦
D . 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
4、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 . 这列火车的车厢
B .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C .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D . 关着的车门
5、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物体,则会发现( )
A . 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 . 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C . 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 . 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6、下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A .
天平
B .
瓶盖起子
C .
食品夹
D .
门把手




7、使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如图所示,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水平面上的小车重力为20N,受到3N的拉力时,车未拉动,此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将拉力增大到5N,小车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拉力增大到6N时,此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机给两个运动的小球A和B拍摄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小球位置的编号,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根据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小球A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m/s;
(2)小球B做运动。
3、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 ,在使用手闸的过程中达到 (省力/省距离)的目的,使用该机械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0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 N。
4、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正确的握持方式是 (填“甲”或“乙”);按照正确方法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放大图如图丙所示,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N,由此可计算出物体的质量为 kg( g=10 N/kg).
5、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选填“A”或“B”,下空同)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的 不同所导致的。
6、鸡蛋与石头相碰,石头同时也会给鸡蛋一个力,这说明 。鸡蛋与石头碰一起后,往往鸡蛋破碎了,石头却完好无损,这时鸡蛋对石头的力 (填“大于”“等于”“小于”)石头给鸡蛋的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体现在使物体 。
7、通常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是以 作为参照物体的.同步通信卫星相对于地球来说是 的,相对于太阳来说是 的.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请在图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2、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F2
3、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某小组同学研究 “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如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力,物体重力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表一:G滑=1牛 表二:G滑=2牛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3)小轩同学分析F和G物的关系时发现F始终小于G物 , 所以得出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省力(选填能或不能),但她发现并没有省一半力,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若要得出的结论尽可能接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该对实验器材进行怎么的调整: 。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像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
(2)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3)如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 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4)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 , 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 , 则Fa Fb (填“大于、小于、等于”)。
3、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三次实验过程.
(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应该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作 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第①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填入表格内 (如图所示);
(3)分析 (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由①、②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在第③次实验中若用4.5N的力水平拉动木块,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你判断的依据是 .
(6)接着同学们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运动,又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7)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7)
A . 木板的长度太长
B .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 .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 .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4、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
(3)小华作出了如图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将重物匀速提高2m,若物体质量为30kg,动滑轮重1.5kg、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g取10N/㎏),求:
(1)拉力F的大小。
(2)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如图,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0.3m,OB=0.2m。A处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G , B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1)物体G的重力大小为多少?
(2)F的大小为多少?
六、综合题(共2小题)
1、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甲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认为:A较重;
乙认为:B较重;
丙认为:A、B一样重.
(1)物理老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由此你可以判断 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2)根据如图乙的实验,小明同学还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 (选填“是”或“否”)正确.
b.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答:
2、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1)小林同学在农村老家发现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它的实质是一种杠杆,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用力将它踩下去的过程中,动力是 (自身的重力 / 脚踩的力),脚松开到打在石臼内的谷物时,自身的重力是 (动力 / 阻力)。
(2)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按钮可绕面板内某轴转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 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的 较小,按动需要的力较大。
(3)如下图所示,在两墙之间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处用弹簧测力计和滑轮相连,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重和摩擦,若拉力F=5N,则弹簧测力计P示数是 N,弹簧测力计Q的示数是 N。
(4)高山上的公路修得弯弯曲曲,宛如盘龙,实质上它也是一种变形的简单机械——斜面。螺丝钉是被拧成圆柱形的斜面,螺丝钉上的螺纹就像图(甲)中形成的纹路,一圈圈螺纹的长相当于斜面的长度。仔细观察如图(乙、丙)所示的两个螺丝钉,你认为,使用 螺丝钉更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