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山东省莒县第三协作区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学科学业水平阶段性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 .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 .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3、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王维
4、“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赵匡胤 D . 李世民
5、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著名的瓷都是(    )

A . 开封 B . 广州 C . 景德镇 D . 洛阳
6、岳飞在哪一个地方大败金军主力(    )

A . 燕京 B . 兴庆 C . 郾城 D . 临安
7、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    )
A . 隋文帝时期 B . 隋炀帝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时期
8、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们想要拍摄一部《大唐明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 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 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 . 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D . 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9、武则天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
A . 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 . 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 . 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D . 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10、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1、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③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④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2、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
A . 安史之乱 B . 藩镇割据 C . 黄巢起义 D . 玄宗南逃蜀中
13、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与分立的状况,延续了唐末(    )
A . 中外文化交流的局面 B . 农民起义的局面 C . 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斗争局面 D . 藩镇割据的局面
14、宋代为了改变武将专横跋扈的局面,采取了不少应对策略。下列属于这方面改革措施的是(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③重用武将平定全国

④领兵权与发兵权分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5、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 B .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6、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17、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史称(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18、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  )
A . 曲辕犁 B . 筒车 C . 水排 D . 翻车
19、“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  )
A . 书法成就 B . 变法思想 C . 狩猎技巧 D . 医学思想
20、宋朝设(  )管理海外贸易。
A . 市舶司 B . 宣政院 C . 理藩院 D . 鸿胪寺
21、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 .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 .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 .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 . 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22、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  )
A . 东晋 B . 隋朝 C . 两宋 D . 明朝
2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24、“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 统一文字 B . 独尊儒术 C . 始设进士科 D . 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25、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它的建立者是(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元昊 C . 赵匡胤 D . 完颜阿骨打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开创了怎样的盛世之局?
(2)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武则天分别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2、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除此之外,再列举一例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3、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各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
(4)材料二中图三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哪里?
(5)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月山东省莒县第三协作区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学科学业水平阶段性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