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9小题)

1、科学工作者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    )

A . 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 B . 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相同 C . 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 D . 膜蛋白能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2、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 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是细胞学说建立的基础 C . 细胞学说的建立与科学实验有关,与理性思维无关 D . 施莱登和施旺所说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始终未被推翻
3、医生在用显微镜镜检发烧病人的血涂片时,发现在低倍镜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所示。医生欲在高倍镜下进一步放大观察该细胞,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③①⑤ D . ③②①⑤
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催化剂 B . 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 C . 糖类和脂肪都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 . 无机盐在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5、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乳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 B . 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糖原和纤维素 C .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D . 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单体都是核糖
6、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核酸由C,H,O,N元素组成 B .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 C .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 . 细胞内组成R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7、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 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其功能无关 C .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 . 癌细胞细胞膜成分发生一定的改变
8、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观测到被标记的亮氨酸按照时间的先后出现在不同细胞器或细胞部位的顺序为( )
A .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 B . 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 C . 内质网→核糖体→细胞外 D . 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
9、以下是某小组制作高等植物细胞的三维结构实物模型的描述,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 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细胞结构 B . 在核膜和细胞膜之间放置内质网 C . 细胞核核膜用双层膜表示,上面有孔洞表示核孔 D . 将中心体放置于细胞核附近
10、下图所示的生命活动过程,不一定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
A . B . C . D .
1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下列对碳原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关系的表达,错误的是( )
A . 碳原子→碳链→单体→多聚体 B . 碳原子→碳链→核糖→核酸 C . 碳原子→碳链→氨基酸→蛋白质 D . 碳原子→碳链→单糖→多糖
12、如图所示,当含有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肠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A . B . C . D .
13、对图中所示细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甲、丁 B . 乙是没有纤维素的细胞 C . 丙、丁细胞内没有染色质 D . 四种细胞均有线粒体
14、如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喇叭虫(图中a.纤毛;b.细胞核;c.根部),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段,发现有一段可以再生成喇叭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②段 B . 在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喇叭虫细胞,可以看到染色体 C . b的核膜上有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 . b是遗传信息库,是喇叭虫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人体正常红细胞是两面凹陷的圆饼状,现将人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a>b>c B . a>c>b C . a<c<b D . a<b<Cc
16、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离子是K+和Mg2+ B .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离子是Na+和Cl- C .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的离子是K+和Na+ D .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的离子是Mg2+和Cl-
17、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 )

试管号

试管中的内容物

条件

1

2mL淀粉溶液+2mL清水

37℃,5min

2

2mL淀粉溶液+2mL唾液

37℃,5min

3

2mL淀粉溶液+2mL唾液

95℃,5min

4

2mL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

37℃,5min

5

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滴盐酸

37℃,5min

A . 1、3、5 B . 2、3、4 C . 2、4、5 D . 1、4、5
18、下图甲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A点时的化学反应状况: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B . 甲图中C点时的化学反应状况: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C . 甲图中B点时往反应混和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不变 D . 甲图中A点时温度升高10℃,曲线所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9、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结构上看,其原因是( )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②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 

③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变成ADP 

④ADP可以迅速地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高能磷酸键,使ADP转变成ATP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④
20、深秋季节,某同学从市场上买来了新鲜的葡萄,打算利用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家里酿制葡萄酒。已知葡萄上附有天然的酵母菌,下列对酿酒有利的措施是( )
A . 敞开酿酒罐 B . 密封酿酒罐,适时排气 C . 高温处理 D . 酿酒罐放在室内光照处
21、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含细胞器)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加入甲、乙、丙三只试管中,连续进行两次实验:①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葡萄糖;②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在适宜温度下,就能否生成C02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试管两次都能产生 B . 乙试管两次都不能产生 C . 丙试管两次都能产生 D . 甲、乙、丙至少各有一次能产生
22、以下能够正确表达出北方夏季晴天时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23、科学家恩格尔曼在证明光合作用放氧部位是叶绿体后,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从这一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红光和蓝光对好氧细菌有吸引作用 B . 好氧细菌喜欢聚集在氧气含量少的光区 C . 叶绿体主要吸收绿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 . 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2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 B . 从绿色的菠菜叶中可以提取并分离出4种色素 C .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D .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紫外光
25、将新疆哈密瓜引种内地后,哈密瓜的甜度大大降低,其原因是( )
A . 新疆矿质元素丰富 B . 内地条件使其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C . 新疆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合成的糖多 D . 新疆的昼夜温差大,果实中积累的糖多
26、科学家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图,数轴上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

A . 从A到C B . 从B到E C . 从D到F D . 从C到F
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B . 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 . 蛙的口腔上皮细胞较其受精卵细胞的全能性更容易表达出来 D . 细胞都有经过产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
28、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要加热至沸腾才能观察到颜色变化 B .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和动物膀胱作实验材料能成功完成质壁分离实验 C . 溴麝香草酚蓝遇二氧化碳成灰绿色,酒精遇重铬酸钾由蓝变绿再变黄 D . 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
29、在生物体的个体发育中,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其原因是( )
A . 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 .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 C .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D .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等结构。
(2)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养料制造车间”是[      ]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是[      ]      。2、3、4、5共同构成了[      ]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由于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      分子呈现绿色,用显微镜观察,它主要分布在      
(4)图中的数字所示的结构能构成生物膜系统的有[      ]。
2、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要经过细胞膜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图是动物细胞膜的结构及几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中,A、B、C分别代表                  
(2)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      
(3)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这说明A具有      ,大多数的B      ,结构C与细胞表面的      作用有密切关系。
(4)如果图中的细胞膜是人的红细胞膜,则氧气、葡萄糖、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依次是 [      ]      、[      ]      、[      ]      
3、下面是某研究小组用黑藻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02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黑藻,无水乙醇,碘液,小试管,脱脂棉,吸水纸,滴管,烧杯,蒸馏水,碳酸氢钠等。

实验步骤:

(1)将蒸馏水煮沸后冷却备用,煮沸的目的是      
(2)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放一枝茎长为5cm的经遮光处理的黑藻,并向两试管中注满上述蒸馏水。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在实验条件下可以分解出二氧化碳),目的是      ,乙中不加碳酸氢钠,作为      。将两试管用橡皮塞塞紧。再将两试管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以避免光照时试管中水温过高而影响黑藻的生理活性。
(3)将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3小时,然后取出黑藻,分别经      溶液进行脱色、漂洗、      处理。
(4)预期并分析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      
4、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⑤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B阶段分别表示      
(2)图甲中所示的物质Ⅰ、Ⅱ、Ⅲ依次分别是      ,图乙中所示的物质Ⅴ、Ⅶ依次分别是      ,过程②是在叶绿体的      进行的。过程④是在细胞的      (具体场所)进行的。
(3)光照强度、温度、C02浓度等外界因素都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其中主要影响B阶段的因素是      。若将该植物周围的C02由较低浓度快速升到较高且适宜浓度,短时间内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乙图与酵母菌细胞在无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
(5)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现象,这是因为细胞进行了图中      (填甲或乙)过程产生了      
5、如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表示      过程,图乙表示      过程,图丙中①和⑦的DNA上贮存的遗传信息      (填相同或不同),图丁的BC段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比为      。图丙所处的时期与图丁的      (用字母表示)时期相对应。
(2)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      
(3)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      。由许多相同的b共同组成的结构叫      
(4)请在空白方框内画出图丙细胞的上一个时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