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5小题)
1、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生理上表现为( )
A . 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B . 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C . 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
D . 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
2、护士在给病人打点滴时,常用橡胶软管扎紧手的腕部,这时会发现橡胶软管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称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血管:
①变得扁起来,在橡胶软管下方发现血管
②膨胀起来,这时护士将针头插入膨胀起来的血管中.
试判断血管①②依次是( )
A . 动脉、静脉
B . 静脉、动脉
C . 静脉、静脉
D . 动脉、动脉
3、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 .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 . 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4、运动员比赛时,其下肢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可以不经过的结构的是( )
A . 下腔静脉
B . .肺动脉
C . 左心房
D . 右心室
5、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血管为体静脉
B . 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C . ③血管为肺动脉
D . 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6、人体吸入的氧气的最终去向是( )
A . 构成细胞
B . 分解有机物
C . 交换二氧化碳
D . 与血红蛋白结合
7、母亲节这天,小宁为周日仍在加班的妈妈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餐:米饭、盐水大虾、红焖鱼和炖豆腐。从营养搭配上看,你认为增加下列哪种食物更加合理( )
A . 香菇炒油菜
B . 牛奶
C . 排骨汤
D . 玉米粥
8、下图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③→①→②
9、如图是血细胞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出现炎症时,[2]的数量会增多
B . [2]的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C . [3]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D .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1]
10、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
A .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B . 唾液腺分泌唾液量少
C . 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D . 有利于保护声带
11、在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发育发生明显变化,下列不属于身体上的变化是( )
A . 身高突增
B . 性器官迅速发育
C . 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D .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
12、近几年来,经常有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在某次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钻了两个“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
A . 水
B . 葡萄糖
C . 维生素
D . 氯化钠
1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人的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物质从下列哪项中获取?( )
①卵黄 ②脐带 ③子宫 ④胎盘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④
14、花生被称为“长生果”,味美可口,营养丰富,但有些人不宜多食用花生,你认为是患有下列哪种病的人?( )
A . 肝炎
B . 坏血病
C . 糖尿病
D . 脚气病
15、小强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等量的新鲜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在A,D两支试管内加入抗凝剂,B,C不做上述处理。静默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过程中,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c>a>b
B . a>b>c
C . a>c>b
D . b>c>a
17、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由b到c的过程表示( )
A . 吸气,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B . 呼气,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C . 吸气,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D . 呼气,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18、图中a表示人体膈肌,图中箭头表示膈肌的运动方向。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


A . 甲吸气、乙呼气
B . 甲呼气,乙吸气
C . 甲、乙都吸气
D . 甲、乙都呼气
19、呼吸系统中产生痰的部位是( )
A . 鼻
B . 咽
C . 喉
D . 气管和支气管
20、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表示正确的是( )
①鼻腔 ②咽 ③喉 ④支气管 ⑤气管 ⑥肺泡外毛细血管 ⑦肺泡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①→②→③→⑤→④→⑦→⑥
C . ①→②→③→⑤→④→⑥→⑦
D . ①→②→③→④→⑤→⑦→⑥
21、当平静吸气动作完成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
A . 低于大气压
B . 高于大气压
C . 等于零
D . 等于大气压
22、体外环境与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的部位是( )
A . 咽
B . 气管
C . 呼吸道
D . 肺泡
23、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经过 ( )
A . 一层细胞
B . 两层细胞
C . 三层细胞
D . 四层细胞
24、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25、在试管内加入2毫升的食用油,再加入几种等量的消化注混合配制的“X消化液”,充分振落后,置于37℃的温水中,以观察食用油被消化的情况。让植物油最先消失的“X消化液”的组成成分是( )
A . 胃液、胆汁
B . 胃液、胰液、肠液
C . 胰液、肠液
D . 胰液、肠液、胆汁
二、填空题 (共9小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
3、食物中含有 、 、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6类营养物质。
4、人体呼吸系统由 和 组成,其中 是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器官,是进行 的场所。
5、从体结构层次上看,血液属于 ,其中细胞为 。
6、血液有 、 和 作用。
7、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 、 、 。
8、精子与卵细胞在 处相结合,形成 的过程叫受精。
9、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馒头形态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实验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3 | 小块 |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4 | 碎屑 | 2mL唾液和2滴碘液 | 0℃10分钟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对照实验 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
三、综合题 (共3小题)
1、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 ,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 ] 内.
(2)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填字母代号),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 ,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 .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 ] .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 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 .
2、图是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 。
(2)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 。
(3)肺处于吸气状态的是 。
(4)肋间外肌收缩时的状态是 。
3、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外包丰富的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是 。
(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 的含量减少。
(3)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图中标号 过程进入血液的。
(4)人呼气时,③的容积会 (填“增大”或“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