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B .
C .
D .




2、我们肉眼看见的可见光主要来自太阳的( )
A . 色球层
B . 光球层
C . 日冕层
D . 耀斑
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无关的是( )
A . 日地距离适中
B . 地球公转方向适宜
C . 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D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4、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
A . 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
B . 连云港四季的变化
C . 北京和纽约的时差
D . 月相的变化
5、一般认为岩浆的重要发源地在( )
A . 地壳
B . 岩石圈
C . 地核
D . 软流层
6、岩石圈的范围是( )
A . 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B . 地壳和上地幔
C . 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 . 地壳
7、下列地理现象,主要由内力作用引起的是( )
A . 长江三峡的形成
B . 黄河三角洲在不断扩大
C . 移动沙丘向前移动
D . 东非大裂谷还在继续张裂
8、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 . 三圈环流
B . 季风环流
C . 热力环流
D . 低纬环流
9、下列四幅圈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气旋气流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10、对西欧海洋性气候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洋流是( )
A . 北太平洋暖流
B . 北大西洋暖流
C . 日本暖流
D . 北赤道暖流
11、在水循环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 . 降水
B . 蒸发
C . 地表径流
D . 植物蒸腾
12、右下图为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这三座山均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四川省境内。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 ) (1)
A . 植被较丰富
B . 距海洋较近
C . 土壤较肥沃
D . 相对高度较大
(2)山麓自然带①是( ) (2)
A . 热带雨林带
B . 热带草原带
C .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3、人们往往用来命名自然带名称的地理要素是( )
A . 地形
B . 植被
C . 气候
D . 河流
14、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A . 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 . 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 . 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 . 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15、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 (1)
A . ①环节
B . ④环节
C . ⑤环节
D . ⑦环节
(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2)
A . ①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6、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沙尘暴频发 ④洪涝灾害增多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地壳上升
B . 植被遭毁
C . 气候恶化
D . 围湖造田
(3)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3)
A .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 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 . 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17、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貌在我国典型分布地区是( ) (1)
A . 新疆吐鲁番
B . 广西桂林
C . 安徽黄山
D . 山西太原
(2)该洞穴所反映的各种地貌景观是( ) (2)
A . 风化和堆积作用的结果
B . 溶蚀和淀积作用的结果
C . 搬运和堆积作用的结果
D . 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的结果
18、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三圈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风带和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甲处为西北风,乙处为西南风
B . 甲处、乙处均为东南风
C . 甲处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D . 乙处为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2)下列关于图各点气压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 (2)
A . F>E
B . F>H
C . E>G
D . E<H
(3)下列关于图中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E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晴朗干燥
B . G处为下沉气流,形成了冷高压
C . K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D . M为高压带,即亚洲高压
(4)下列气候中是由E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 (4)
A .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
C . 热带草原气候
D . 热带季风气候
(5)图示所示时间,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5)
A . 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
B . 华北地区经常大雪纷飞
C . 东台地区桃花盛开
D . 南京常遭受寒潮侵袭
19、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两地在地表,则( ) (1)
A . 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B . ③代表信风带
C . 甲处为少雨地带
D . 乙处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2)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 (2)
A . 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 . ②代表水汽输送
C . ③代表径流输送
D . 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3)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 (3)
A . 该地为北太平洋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海域
B . ②代表秘鲁寒流
C . 丙地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D . ④代表千岛寒流
二、判断题 (共10小题)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A . 正确
B . 错误
2、地壳和软流层共同构成了岩石圈。
A . 正确
B . 错误
3、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是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
A . 正确
B . 错误
4、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所以也称大循环。
A . 正确
B . 错误
5、青藏高原隆起加剧了东亚季风的强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A . 正确
B . 错误
6、暖流的温度一定比寒流高。
A . 正确
B . 错误
7、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
A . 正确
B . 错误
8、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A . 正确
B . 错误
9、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是其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条件。
A . 正确
B . 错误
10、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A . 正确
B . 错误
三、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读下面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AB弧是晨昏圈中的 (晨线或昏线)的一部分。
(3)此时,A地的夜长为 小时,北京时间为 。
(4)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现象。
(5)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是 。
(2)图中A处是 (填冷或暖)气团,B处是 (填冷或暖)气团。
(3)图中天气系统自西向东推进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目前丙城市是15日14时,该天气系统到达丙上空对应是
A.16日2时 B.16日14时 C.15日14时 D.17日2时
届时,丙地将会出现 天气。
(4)乙地未来两天,气温将 ,气压将 ,天气 。
3、读一月、七月亚洲气压和风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是 月份的气压和风向图。此时我国北方地区盛行(方向) 风,气候特点表现为 。
(2)图乙表示的月份,我国北方地区盛行风为来自(大洋) 的(方向) 风,气候特点表现为 。
(3)造成东亚地区不同季节,气压和风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4、在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其中A内力作用。
(1)甲 ,乙 ,丙 ,丁 。
(2)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
A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