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一中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64小题)
1、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 )
A . 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 . 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
C . 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和较新的岩石层中
D . 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
2、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 . 乌龟、青蛙、鳄鱼
B . 大鲵、小鲵、乌龟
C . 蝾螈、大鲵、蟾蜍
D . 蟾蜍、鳄鱼 、水獭
3、一些大树的树干基部生长了许多绿色绒毯状的东西,这种“绿色绒毯”最有可能是( )
A . 大树自身的绒状细叶
B . 藻类植物
C . 苔藓植物
D . 真菌
4、体温能保持恒定的动物称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扩大了动物的活动空间,下列生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 海葵、珊瑚虫
B . 白鲨、中华鲟
C . 大鲵、扬子鳄
D . 蓝鲸、白鳍豚
5、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
A . 繁衍后代的需要
B . 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C . 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D . 短颈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 )
A . 甲壳动物
B . 鱼类
C . 软体动物
D . 腔肠动物
7、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
A . ①②③⑦
B . ④⑤⑥⑦
C . ①③④⑤
D . ③⑤⑥⑦
8、在下列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 门
B . 纲
C . 科
D . 种
9、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属于环节动物
B . 体表有外骨骼
C . 能处理有机废物,提高土壤肥力
D . 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11、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
B .
C .
D .




12、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 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 . 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 . 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1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
A . 骨骼与现代人相似
B . 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C . 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D . 能够使用工具
14、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直接来自 ( )
A . 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 . 燃料中的碳
C . 生物遗体中的碳
D . 食物中的碳
15、小明给植物分类时,把水稻、西瓜、松树归一类,把海带、苔藓、蕨类归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 . 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
B . 有叶的和无叶的
C . 有根的和无根的
D . 生活在陆地上的和生活在水中的
16、在生态系统中,当食物链逐级传递时,能量流动是( )
A . 每一环节都将大部分能量向下传递,自己只将10%~20%的能量用于呼吸
B . 每一环节都将一部分能量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只能向下传递10%~20%
C . 越向食物链的后端,储存的能量越少
D . 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越快
17、原始大气与空气相比较,没有的气体成分是( )
A . 氢气
B . 甲烷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18、现代类人猿不包括( )
A . 长臂猿
B . 金丝猴
C . 黑猩猩
D . 大猩猩
19、1953年,在实验室里模拟大气成分、利用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等简单有机物的科学家是( )
A . 达尔文
B . 米勒
C . 巴斯德
D . 列文·虎克
20、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 )
A . 门、纲、目、种、属、科
B . 种、属、科、门、纲、目
C . 种、属、科、目、纲、门
D . 科、种、属、目、纲、门
21、我们通常说的物种指的是: ( )
A . 一个生物
B . 一群生物
C . 数量很多的生物
D . 一种生物
22、大气中氧气的最重要来源( )
A . 藻类的光合作用
B . 苔藓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蕨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D . 森林的光合作用
23、下列关于藻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衣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
B . 马尾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 . 紫菜因含较多的藻黄素而呈红色
D . 藻类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池塘和海洋中
24、可监测海水是否被污染的指示生物是( )
A . 藻类
B . 苔藓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25、下列原生动物中,能使人患痢疾的是( )
A . 腰鞭毛虫
B . 夜光虫
C . 疟原虫
D . 阿米巴变形虫
26、原生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 个体微小、多为单细胞
B . 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
C . 少数是多细胞生物
D . 以上三项都正确
27、地钱和卷柏的主要区别是( )
A . 地钱以孢子繁殖,卷柏以种子繁殖
B . 地钱生长在干燥环境中,卷柏生长在潮湿处
C . 地钱没有完善的输导组织,卷柏有根茎叶的分化
D . 地钱是自养生物,卷柏是异养生物
28、在春季,许多人喜欢吃“蕨菜”,我们食用的部分是蕨的( )
A . 根
B . 茎
C . 叶
D . 生殖器官
29、有一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只有茎、叶的分化,对二氧化硫特别敏感,可以作为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这类植物是( )
A . 被子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裸子植物
30、葫芦藓的根状物被称为假根,这是因为( )
A . 它只能吸收水分而不能吸收无机盐
B . 它只能吸收无机盐而不能吸收水分
C . 它主要起固着作用,而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D . 它既无固着作用,也无吸收作用
31、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原因是( )。
A . 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B . 用孢子繁殖
C .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D . 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32、在植物界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
33、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的是( )
A . 银杉
B . 桃树
C . 毛竹
D . 杨梅
34、有关种子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松树、卷柏、银杉、牡丹、满江红等都是种子植物
B . 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C . 种子植物体内有维管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
D .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它种类多,分布广,与人类关系密切
35、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国家是( )
A . 巴西
B . 日本
C . 中国
D . 哥伦比亚
36、下列关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子叶植物的叶脉多为网状脉,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多为平行脉
B . 单子叶植物的花瓣是3的倍数,双子叶植物的花瓣是5的倍数
C . 单子叶植物的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多为网状脉
D . 单子叶植物的花瓣是5的倍数,双子叶植物的花瓣是3的倍数
37、我们所说的“米猪肉”其实是指( )
A . 含有米粒的猪肉
B . 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猪肉
C . 含有猪肉绦虫成虫的猪肉
D . 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
38、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 . 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C .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排出
D . 腔肠动物都生活在水中
39、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A . 真涡虫
B . 猪带绦虫
C . 水螅
D . 血吸虫
40、下列动物不是环节动物的是( )
A . 沙蚕
B . 水蛭
C . 猪带绦虫
D . 蚯蚓
41、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一个特点.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 虾
B . 蟹
C . 臭虫
D . 蚯蚓
42、能用来防治有害生物的昆虫是( )
A . 蜜蜂
B . 土鳖
C . 赤眼蜂
D . 家蚕
43、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常见的蝗虫,它具有( )
A . 鳞片
B . 甲
C . 外骨骼
D . 贝壳
44、绝大多数节肢动物能适应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是( )
①有分节的附肢,运动灵活 ②灵敏的感觉器官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发达的脑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5、蝗虫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 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C . 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
D . 有3对翅,适于飞行
46、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同时将乙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结果是( )
A . 甲先死
B . 乙先死
C . 同时死
D . 不一定
47、下列四种水生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 .
B .
C .
D .




48、蜥蜴、蛇等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鳞片,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 )
A . 保持体温
B . 呼吸
C . 自由运动
D .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49、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的是( )
A . 古生代
B . 中生代
C . 太古代
D . 侏罗纪
50、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它不是真正陆地动物的原因是( )
A . 四肢不够发达
B . 体表没有覆盖鳞片
C . 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D . 仍然用腮呼吸
51、我国特有的中华鲟和白鳍豚终身生活在水中。中华鲟用鳃呼吸,卵生;白鳍豚用肺呼吸,胎生。它们分别属于( )
A . 鱼、鱼
B . 哺乳动物、鱼
C . 鱼、哺乳动物
D .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
52、下列哪些特点说明家鸽的外形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
A . 全身被覆羽毛
B . 前肢特化成翼,生有几排大型正羽
C . 体型呈流线型
D . 以上三项都是
53、哺乳动物适应能力强,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原因是其具有高度发达的( )
A . 大脑和感觉器官
B . 小脑和运动器官
C . 大脑和运动器官
D . 小脑和感觉器官
5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图中有3条食物链
B . 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
C . 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 .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体内积累重金属最多的是蛇
55、对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 物质在循环
B . 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C . 能量在流动
D . 生物个体数量不变
5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 )
A . 恒定的
B . 有限的
C . 无限的
D . 不受环境影响的
57、“万物生长靠太阳”,你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会怎样更深刻的理解这句话?( )
A .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光
B . 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结底都来自太阳光
C . 动物的生长和生存离不开太阳光
D . 所有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都来自太阳光
58、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A . 生产者和分解者
B . 食物链和食物网
C . 物质和能量
D . 空气和水
59、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 . 相互利用
B . 吃与被吃
C . 相互竞争
D . 互惠互利
60、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生产者和消费者
6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 . 生物圈
B . 太平洋
C . 一片森林
D . 一片农田
62、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 乌贼
B . 龙虾
C . 熊猫
D . 中华鲟
63、生物体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 . 鱼有鳍,适于水中生活
B . 鸟类有发达的胸肌,适于飞翔生活
C . 鲸用腮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D . 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
64、下列几种动物中,哪一种不属于线形动物( )
A . 蛲虫
B . 蛔虫
C . 钩虫
D . 血吸虫
二、判断题 (共10小题)
1、鱼缸里的水如果长期不换水会变绿,是因为水中有大量的苔藓植物生长。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人”在分类学的描述中,按照分类等级被归类为动物界、灵长目、哺乳纲、脊椎动物门、人科、人属。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两类生物是鸟类与哺乳动物。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原生动物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并不重要.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美洲的灰松鼠引入英国后,当地原有的普通松鼠几乎全部被灰松鼠替代,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共生。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7、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较,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8、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9、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10、只有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植物对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4小题)
1、据图回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2)蝗虫的体表覆盖坚硬的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发达的脑、灵敏的 和独特的 ,从而完全适应陆上生活。
(3)蝗虫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包括三对 ,两对 ,都生于胸部。
2、如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2)在该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属于 ;没有画出的细菌和真菌属于 ,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3)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 关系建立起来的。
(4)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
(5)如果人们在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草原就很难恢复原样了。
3、仔细观察下面4种不同植物的叶片,请根据叶片的特征,编制一份检索表。
1叶是单叶
2叶脉是网状脉
2叶脉是平行脉
1叶是复叶
2羽状
2掌状
4、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 。
(2)E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等。
(3)F特有的生殖特点是 。
(4)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4)
A . A B D C F E
B . A B C D E F
C . A D B F C E
D . A B D C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