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
A . 频率高
B . 音色好
C . 响度大
D . 速度快
2、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 2.36cm
B . 2.357cm
C . 2.43cm
D . 2.4cm
3、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A . 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 .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 . 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 . 瓶周围的空气不断液化
4、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
B .
C .
D .




5、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6、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
A . 10时45分
B . 7时15分
C . 7时45分
D . 1时15分
7、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 5:3
B . 4:3
C . 15:16
D . 5:4
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照相机利用了这一规律
C . 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到达另一相同的地方,其中甲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内走;乙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假设甲乙二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 )
A . 二人同时到达终点
B . 甲先到达终点
C . 乙先到达终点
D . 无法判断
10、把烛焰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离透镜中心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透镜焦距的范围是( )
A . 30cm<f<40cm
B . 15cm<f<30cm
C . 15cm<f<20cm
D . 20cm<f<30cm
11、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 . ρB>ρ水>ρA
B . ρB>ρA>ρ水
C . ρA>ρ水>ρB
D . ρ水>ρA>ρB
二、实验题(共4小题)
1、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
(1)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
(2)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 g。
(3)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
2、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 。
(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 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实验中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 kg/m3。
3、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其中入射角为 度,如果EO向法线靠拢,则OF向法线 ,(靠拢/远离)。
(2)小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如何操作? 。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 而发声,这时鱼儿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
2、“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境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选填“虚”或“实”)
3、如图所示为“制造云和雨”的实验装置,在一只加少许湿沙子的大烧杯口盖一只盘子,盘里放入一些冰块,给烧杯加热。则该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 。
4、李华同学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检测视力,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 立、等大的虚像。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佩戴 透镜来矫正视力。
5、如图,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 是法线,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
6、电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制作,其优点:一是利用光的 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色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四、计算题(共5小题)
1、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某人的质量是60kg,他的体积大约为 m3 . 假如他登上月球,他的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市场上出售一种小桶装的大豆色拉油,瓶上标有“2.0L”字样,已知瓶内色拉油的密度为0.90×103kg/m3 , 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如果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油的密度为 。
3、在调好的天平两盘上各放一铝块和铁块,天平恰能保持平衡。则铝块与铁块的质量之比m铝:m铁= ,体积之比V铝:V铁= 。(ρ铝=2.7×103kg/m3 , ρ铁=7.8×103kg/m3)
4、一列队伍长500m,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求:
(1)当队伍全部通过一座长200m的大桥要用多少秒?
(2)队尾的通讯员以3m/s的速度赶至队首传达命令,需要多少时间。
5、小华家的晒场上有一堆小麦,体积为8m3 , 为了估测这堆小麦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小麦,测得桶中的小麦的质量为1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求:(ρ水=1.0×103kg/m3)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小麦的密度是多少?
(3)这堆小麦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五、作图题(共3小题)
1、在图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2、如图甲,自行车的尾灯里没有灯泡,夜晚当有灯光照射它时却能闪闪发亮。它是由许多很小的角反射器组成的,角反射器其实就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上准确画出所给入射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3、图中是一条反射光线,请作入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