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生物学业水平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4小题)

1、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行为语言”能在同种个体间传递信息的是(  )

A . 壁虎断尾 B . 臭鼬放屁 C . 蜥蜴变色 D . 蜜蜂跳圆形舞
2、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1和2代表结构,3和4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的两端分别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B . 大分子蛋白质经1滤过到2中 C . 喝进的部分水随4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 . 3和4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
3、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 .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 .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 . 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 .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4、人体能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胰岛素不仅可以消化小肠中的食物,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B . 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 C . 侏儒症的病因是患者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 . 男女分泌性激素的内分泌腺是不同的
5、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对其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B . 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 . 甲细胞中的①具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 D . 乙细胞中的②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6、“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 .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D .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7、图表示某植物体内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②的结果染色体数目不变 B . ③表示细胞的分化 C . ③过程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D . ①②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8、下列各项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B .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C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D . 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9、下图是某小组进行实验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

类群

主要特征

动物

A

腔肠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水螅

B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蛔虫

C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有贝壳包被

蜗牛

D

爬行动物

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A . A B . B C . C D . D
11、下图是生物体不同的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的④内具有遗传物质 B . 乙图中的衣藻既是一个植物细胞,也是一个植物体 C . 丙图中叶片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保护组织 D . 丙图和丁图中的生物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12、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关节的结构是由图中的①③④⑤构成 B . 结构⑤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C . 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两部分 D . 关节囊中的韧带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13、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如图所示的改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 .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 . 在B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 . 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不变
14、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高锰酸钾

检测维生素C的含量

B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C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测淀粉

D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胆汁

将脂肪消化成脂肪酸

A . A B . B C . C D . D
15、图是四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1是单细胞个体,细胞中有细胞核 B . 2无成形的细胞核,能独立生活 C . 3无细胞结构,能独立生活 D . 4属于真核细胞
16、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 甲代表的物质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B . 曲线乙表示的营养物质在C处被部分分解属于化学性消化 C . 曲线甲表示的营养物质在口腔内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D . 曲线丙表示脂肪的消化
17、“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要压迫伤口的远心端进行止血 B . 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200mL~300mL不会影响健康 C . 艾滋病具有传染性,一般的交往与交谈、握手、拥抱都可能被感染 D . 小红今年十二岁,她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每天只吃少量的米饭和青菜
18、对下列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血液分成血浆和红细胞两层 B . 观察小鱼尾鳍实验中,可观察到在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C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装置应放在37℃的水中保持5~10分钟 D . 膝跳反射实验中先叩击受试者膝盖下面的韧带,再观察这条腿的反应
19、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 . 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 . 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 . 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20、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就地焚毁,以上过程体现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些措施( )
A . 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 B .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C . 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D . 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
21、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 B . 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 C . 结构3能接受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 . 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22、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叶片

叶肉

叶脉

表皮

B

C

藻类

苔藓

蕨类

裸子

D

动物

无脊椎动物

恒温动物

家鸽

A . A B . B C . C D . D
23、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B .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 .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24、图表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①中的数量太少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B . 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②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C . 图中③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D . 做亲子鉴定用到的血细胞是①和③

二、综合题 (共6小题)

1、小丽同学想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于是制作了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图甲中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步骤B中滴加的液体是      
(2)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      。对光时,首先转动[      ]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c使      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观察装片时,想实现由图丙中①到②的效果,应先向      方向移动装片。若物像被放大了400倍,使用的目镜是10倍,则物镜是      倍。
(4)小丽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2、我国古诗词中描绘的生物栩栩如生,请找出下列诗句中描绘的生物所属类群(字母)和特征(序号),并填入表格中。

诗   句

类群、特征

诗   句

类群、特征

春来江水绿如蓝

      

蛙声十里出山泉

      

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唯有牡丹真国色

      

春风得意马蹄疾

      

苔痕上阶绿

      

点水蜻蜓款款飞

      

A.鸟类   B.被子植物  C.两栖类  D.鱼类  E.藻类  F.哺乳类 G.苔藓植物  H.节肢动物

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②被覆羽毛,双重呼吸③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④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⑤体内有膈,体温恒定⑥体外受精,变态发育⑦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⑧体表有外骨骼,有蜕皮现象

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三个钟罩中放入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若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应选的实验装置是      ,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若选甲、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抽取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4)分别在甲、乙、丙中各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      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后漂洗、滴加碘液,变蓝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
(5)受该实验的启发,要提高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其中一条即可)。
4、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以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      ,在血液循环中物质运输的载体是      
(2)请用图中字母和数字写出肺循环的路线      
(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      的含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它要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      
(4)某人患有肠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      (填字母)。
(5)气体c、d进出肺的过程叫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完成的。
(6)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E端流到F端后,氧与血红蛋白      ,血液变成      血。
5、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2)c是尿液,它的形成包括            两个过程。
(3)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通过      来完成。
(4)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5)图中所示的排泄途径共有      条。
6、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造成一定伤亡及财产损失。某次地震后,李某被埋在废墟中,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部、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准备对其展开施救,然后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救援人员和李某首先通过敲击墙壁的方式锁定掩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为       ;由于长时间掩埋,李某被救出后需用黑布罩住双眼,是为了防止光线陡然变强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伤害      
(2)医生用棉棒刺激李某的足底皮肤,李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脊髓反射功能正常,根据图一所示,写出缩足反射的途径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他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受伤部位是      
(3)医生给他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随后,王某的血糖浓度出现如图二所示的变化,那么BC段变化的原因是      可以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4)当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谈及地震情景时,王某表现出恐惧、四肢颤抖和语无伦次等紧张现象,这种反射类型是      ,该反射建立在      的基础上,在      参与下形成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生物学业水平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