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4小题)

1、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 . 外戚权利的膨胀 B . 宦官把持朝政 C .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 . 王莽施政的危害
2、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秦朝的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是(    )

A . 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 B . 商人张三前往咸阳城做生意,随身携带了很多圆形方孔铜钱 C . 小吏李四用小篆誊抄了一张政府告示,呈交给县令大人过目 D . 王五去世后,他儿子世袭了他的职位当上郡守,负责地方政务
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4、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铁农具的应用 B . 牛耕的推广 C . 水利工程的修建 D . 金属货币的流通
5、下列关于元谋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距今约170万年 B . 能够制作工具 C . 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D . 知道使用火
6、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 元谋人 B . 半坡居民 C . 北京人 D . 河姆渡人
7、“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 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8、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 . 打制石器 B . 磨制石器 C . 青铜剑 D . 铁斧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 种植水稻 B .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 使用骨耜 D . 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
10、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11、《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
A . 炎帝黄帝 B . 半坡人 C . 元谋人 D . 三皇五帝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A . 秦始皇 B . C . D .
13、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上将都城迁到殷的是(    )
A . B . 盘庚 C . D . 周武王
14、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统治残暴,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

A . 涿鹿之战 B . 商汤灭夏 C . 武王伐纣 D . “国人暴动”
15、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人面鱼纹盆 C . 毛公鼎 D . 司母戊鼎
1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 . 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 . 春秋时期“霸主”完全取代了周天子 D . 春秋时期周王王权衰落
17、人们常把秦朝称为“暴秦”,下列选项能体现秦朝“暴”的有(    )

①沉重的赋税

②繁重的徭役

③繁重的兵役

④残酷的刑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戍边的农民途中遇雨 B . 起义后,吴广自立为王,建立政权 C . 秦朝在陈胜、吴广起义中灭亡 D .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19、下列哪一项不是汉高祖为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而采取的政策(    )
A . 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B . 让士兵还乡务农 C . 重视以德化民 D . 减轻农民的赋税
20、东汉的建立者是(    )
A . 刘邦 B . 刘秀 C . 刘启 D . 刘彻
21、同学们平时吃到的葡萄、石榴、核桃、芝麻、蚕豆等物品,都是由域外传入中国的,它们传入中国内地应该是在(    )
A . 战国时期 B . 秦朝时期 C . 西汉时期 D . 东汉时期
22、近年,越来越多的海上考古发现证实,海南海口曾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汉朝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
A . 日本 B . 朝鲜 C . 印度半岛 D . 欧洲
23、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时间和标志是(    )
A . 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 B .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C . 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 D .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 张仲景创编出了“五禽戏” C . 《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D . 道教、佛教都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宗教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禹。

——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

材料二: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

材料三:政治方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

材料四: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
(2)材料二中“诸侯国”的出现与哪一政治制度有关?到秦朝时期,为了解决这一制度所带来的弊端,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什么事件有关?材料三中哪个内容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4)材料四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该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哪一诸侯国修建的?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三、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秦朝实现大一统有什么共同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

材料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礼,就是仁)“为政以德。”(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

材料三:“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材料四: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至理名言,材料一中的哪句话可以证明这句名言?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哪个方面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
(3)材料三中“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指的是哪一史实?“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指什么局面的出现?
(4)韩非是哪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他所继承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社会现实。要讲到正面的现实,首先表现为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百家讲坛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秋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百官公卿表》

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五:见下图

材料六:征发匈奴开通西域的过程之中,他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把汉家和亚洲以外的地区连接起来,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百家讲坛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1)汉武帝即位之前的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三,四,五分别反映或见证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意外的收获”是指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