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 . 炎黄战蚩尤 B . 商汤灭夏 C . 牧野之战 D . 春秋争霸
2、“君暴税重民怨起,陈胜吴广举大旗,错用兴楚号天下,星火燎原作先驱。”下列与诗中描述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相关的有(     )

①烽火戏诸侯  ②徭役沉重 ③赋税沉重  ④刑法严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3、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

A . 佛教 B . 道教 C . 基督教 D . 伊斯兰教
4、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很受中学生的喜爱,其中有句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其中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

A . 长平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5、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记载。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6、如果研究东汉政权是怎样走向衰亡的,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入选(    )

①外族的入侵  ②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  ③农民起义的爆发  ④少数民族的叛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7、下列事件中,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

A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B . 商汤灭夏和周武王灭商 C . 西周实行分封制 D . 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
8、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遗存稻谷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9、邵阳市某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 齐、楚、秦、燕、赵、魏、韩 B .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 晋、楚、齐、韩、赵、燕、魏 D . 吴、魏、燕、赵、楚、秦、韩
10、1987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1929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在该遗址中发现了第一个(    )
A . 元谋人头盖骨 B . 北京猿人头盖骨 C . 大猩猩头骨 D . 现代人头骨
11、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秦始皇 D . 大禹
1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展示了(    )

A . 原始居民的生活 B . 商周的青铜文明 C . 春秋战国的纷争 D . 秦汉时期大一统
13、据古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其中,最重要封国有:卫,武王第康叔的封国,在今河南:齐,太公姜尚的封国……,材料中的内容和西周哪一制度有关(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14、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削弱皇帝权力 B . 实现权力间的制衡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书同文字。”材料中涉及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
A . 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B .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C . 统一货币 D .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16、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 . 马陵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巨鹿之战 D . 楚汉之争
17、张杰同学在对比中国古代两个皇帝为自己修建陵墓的不同做法后,不由地感叹:“成由俭,败由奢”,他所对比的是(    )
A . 项羽、刘邦 B . 汉文帝、秦始皇 C . 汉文帝、汉景帝 D . 汉高祖、汉武帝
18、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由境外民族分裂分子指控、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的严重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    )
A . 西周 B . 战国 C . 秦朝 D . 西汉
19、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    )
A . 《史记》 B . 《汉书》 C . 《后汉书》 D . 《三国志》
20、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有三顾茅庐的     、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       , 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    )
A . 诸葛亮 刘备 关羽 B . 刘备 曹操 孙权 C . 刘备 诸葛亮 曹操 D . 诸葛亮 关羽 曹操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三: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战国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是哪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编撰成了哪一本书?
(2)材料二是谁说的话?这三句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3)材料三中“书籍被烧”带来的“致命打击”指的是秦朝哪一事件?
(4)材料三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春秋战国以来思想界活跃的什么现象?你能说出还有哪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吗?(答出其中一家就行)
2、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一:

【调整统治政策】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三:……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哪个人主持修建的?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
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诸侯国的什么情况?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诸侯王对皇权威胁的?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