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物体的运动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 .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 . 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 . 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2、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 C . 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D . 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3、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2.5μm=2.5um×10﹣6m B . 2.5μm=2.5×10﹣5dm C . 2.5μm=2.5×10﹣6cm D . 2.5μm=2.5×109m
4、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

A . 一定是图线a B . 一定是图线b C . 可能是图线b D . 可能是图线c
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起在部分省份启动实施“1元券硬币化工程”,用1元硬币取代1元纸币,其原因是硬币比纸币寿命长、整洁度高、利于环保、便于自动化处理等.以下关于我国1元硬币的有关参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直径约为2.5cm B . 厚度约为1.8mm C . 质量约为0.6g D . 体积约为0.8cm3
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 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 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8、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0.2h B . 0.7h C . 1h D . 1.5 h
10、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大卡车 B . 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 . 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 . 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1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B . 学生期末考试试卷厚度大约150 n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 cm

二、计算题(共1小题)

1、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示牌.

(1)标示牌上各数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2.7秒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108m/s)问:

(1)月球距离地球多远?

(2)如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3)若夜晚时月亮在平静的湖水中成像,已知湖水深20米,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3、从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1所示,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表2所示.

表1: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南京

起点站

12:30

O

2

常州

14:05

14:08

136

3

无锡

14:38

14:40

175

4

苏州

15:14

15:22

217

5

上海

17:00

终到站

300

表2: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南京

起点站

13:OO

O

2

常州

13:39

13:40

136

3

无锡

13:50

13:56

175

4

苏州

14:12

14:13

217

5

上海

14:30

终到站

300

(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动车比K1158次快速列车节省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2)求 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G7013以50m/s的平均速度通过全长为3200m的大桥,列车全部通过桥所用的时间多少秒?(列车长为150m)
4、随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列车从上海到苏州和从常州到南京,哪一路段运行得较快?请通过计算比较。

四、填空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温度计的读数      ℃;秒表显示的是      s;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下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①该小车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②小车从A到B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         cm/s(厘米每秒);

③实验前必须练熟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       .(“大、小、不变”)

3、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       所运动的距离.

(3)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将A和B在同一高度释放,       下落快一些(选填“A”或“B”).

4、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       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5、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质的运动.如图1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1秒的不同位置.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       球运动平均速度大,图2中的图象描述的是       球的运动.

6、智能手环可以记录佩戴者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手环是      的;手环数据可由蓝牙通过      发送给手机,使用户在朋友圈获得排名和点赞.
7、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其中,小球从B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

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9、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4.4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      m/s,该车      (“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10、甲、乙两物体保持速度不变,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通过的通路是甲的 ,则甲运动的时间是乙运动时间的      倍.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南京驶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离为4.9×105m,则该汽车      h后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

11、A、B两辆汽车各自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之比为3∶2,当它们各自运动时间之比为3∶4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1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记录数据分别为12.50cm、12.52cm、12.29cm、12.51cm,这四次测量记录中,      cm是错误的,根据测量数据,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      cm。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1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请你在图2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5

10

15

20

(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据是:      ,可求出小气泡上升时的速度为      cm/s.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1

10.8

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2

6.4

9.6

12.8

分析数据可知:      (选填“大”或“小”)气泡运动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      

(4)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

①根据此现象你猜测: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      

②玻璃管与水平方向夹角α成60°角放置时,气泡速度是不是最大呢?为了验证此猜想,他该如何操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专题05:物体的运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