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理)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6小题)
1、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2、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3、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 Ⅰ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10 | 5 5 | 10 5 | 5 10 |
A . 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 . 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C . 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D . 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最先达到K值,并最先开始下降
4、依据基因重组的概念,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 .
B .
C .
D .




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B .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C .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 .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6、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胰岛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
B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C .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D . 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而使机体表现出休克症状
7、从如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正确答案为( )
A . 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
B . 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e、g图
C . 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
D . 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c、f图
8、下列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
B .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 . 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体
D . 共同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过程
9、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患者56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
A . 4.4%
B . 5.1%
C . 6.5%
D . 10.2%
10、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一个种群
B . 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C . 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的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
D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11、下表所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基因A的频率 | 0.99 | 0.81 | 0.64 | 0.49 | 0.36 | 0.25 | 0.16 | 0.10 |
基因a的频率 | 0.01 | 0.19 | 0.36 | 0.51 | 0.64 | 0.75 | 0.84 | 0.90 |
A . 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
B . 1970年,该种群中的基因型频率为18%
C . 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
D .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1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 . 呼吸道内的气体
B . 消化道内的消化液
C . 毛细血管内的血浆
D . 膀胱内的尿液
13、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SK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活性化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B . 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C . 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
D . 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B .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C . 吞噬细胞核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15、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牙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
B . 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 . 植株A为二倍体,植株C属于单倍体
D . 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16、下图为在一密闭环境中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T1后持续通入无菌空气,酵母菌种群数量将持续上升
B . T1相对应的酵母菌数量为该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
C . T2后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与葡萄糖浓度迅速下降有关
D . 此实验结果证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02
17、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 .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 .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D . 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18、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
A . m<X<n
B . X=I
C . n<X<i
D . X>i
1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生长素是由植物一定部位的细胞分泌的固醇类激素
B .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C . 顶芽和侧芽因生长素产生量不同而促进或者抑制侧芽的发育
D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作用效果不同
20、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 , 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在增长率a=1.3且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A . 1.3N0
B . 2.3N0
C . 4.69N0
D . 5.29N0
21、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c处
B . 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
C . 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
D . 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
22、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般来说常染色体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病率相同
B . 血友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C . 猫叫综合症属于人体染色体数目变异引发的遗传病
D . 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3、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 . 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C . 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 . 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24、如图所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 . 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 . 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 . 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25、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A . 浓度高于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 .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 . 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 . 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同步的

26、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根、芽、茎3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
B . 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抑制芽的生长
C . e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茎的生长
D . a、b、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二、多选题 (共8小题)
1、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 . 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 . 染色: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 . 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2、观察下列图解或图示,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乙中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④⑤过程
B . 丙的变化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 . 图丙的变化用显微镜观察检验不出来
D . 图甲中的①②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3、下面对遗传病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主要通过尿液化验来诊断
B . 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容易受环境影响
C . 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D . 研究某遗传病的发病率,一般选择某个有此病的家族,通过统计计算出发病率
4、下列属于基因工程工具酶的是( )
A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 DNA聚合酶
C . DNA连接酶
D . RNA聚合酶
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 . 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C . 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等物质
D .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①→③→④
6、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 . 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 . 结构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 . 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7、下图表示某湖泊中草鱼数量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为零
B . 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零
C . K值表示该湖泊所能容纳草鱼的最多个体数
D . 曲线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B .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C . 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D . 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三、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下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和Y 的非同源区段和同源区段。
请分析回答:
(1)若某雄果蝇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若此雄果蝇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
(2)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 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 。已知Ⅳ 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 条(写出全部可能性)。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和三体的比例为 。
2、果蝇是常用于遗传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 。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 , 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 。
(4)已知果蝇白眼(b)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果蝇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这一现象说明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 (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B细胞被激活而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Ach受体 。此物质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化学信号向 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重症肌无力,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这类疾病被称为 。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造血干细胞发育成 ,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体液免疫的应答。
4、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
(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 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 ,而且 (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 。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