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①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②甚矣,帝之不惠。
③帝感其诚。
④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二、填空题(共5小题)
争论不 移风 俗 诉 法律
原形 露 付 实施 鞠躬尽瘁,死而后
三、阅读理解(共3小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何苦而不平?
【甲】 《愚公移山》(节选) 《列子》
【乙】 《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huàn)衣]洗衣服。②[庶几]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甲]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