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科学技术(下)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我国通常用作书写材料的是( )
①竹木简②帛③纸草④羊皮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
A . 春秋时期
B . 商周时期
C . 战国时期
D . 春秋后期
3、纸的发明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
A . 屈原
B . 张衡
C . 蔡伦
D . 毕昇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这段材料是对哪一位科学家的成就的描绘( )
A . 张衡
B . 鲁班
C . 扁鹊
D . 张仲景
5、医学院某学生为了准备一篇关于中医理论方面的论文、准备查阅一本成书于东汉时期的药书,他查阅的书籍应该是( )
A . 《神农本草经》
B . 《伤寒杂病论》
C . 《唐本草》
D . 《齐民要术》
6、《三国演义》中有个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华佗的行为( )
A . 用“四诊法”为其把脉
B . 使用了外科手术
C . 运用了“五禽戏”帮助其康复
D . 参考了《本草纲目》
7、假如代生活在东汉末年,你认为当时的最高成就有( )
①蔡侯纸 ②麻沸散 ③《九章算术》 ④四诊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8、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 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 . 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 . 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9、下列有关中国造纸术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传到欧洲,后来传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国家与地区
B . 先传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国有与地区,再传到欧洲
C . 后来传遍世界各地
D . 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10、132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
A . 1500年
B . 半个多世纪
C . 1600年
D . 1700年
11、下列关于我国冶铁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 我国使用铁比发明冶铁技术要早
B . 冶铁技术在商代发明的
C . 冶铁技术的发明是工具材料方面的一次技术革命
D . 铁器工具一经发明就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12、下列有关我国中医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为中医学②扁鹊是春秋战国是的名医③《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经典④华佗收集民间药方,编写出不朽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⑤张仲景被后人尊称 为“医圣”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13、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几位同学因课堂没有听清楚老师所讲的关于造纸术的内容,下课后互相讨论,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下列表述准确无误的是( )
A . 华华: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 明明: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 . 军军: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 . 冬冬: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14、张衡制造的地动仪(如下图)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因为它( )
A . 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地震仪器
B . 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
C . 能够测出地震方向
D . 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
15、小雪参加CCTV开心辞典选拔赛,被主持人王小丫问的这样一题给难住了:“《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什么?”假如她向你求助,你告诉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药王
B . 医祖
C . 医圣
D . 炼丹家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东汉改进造纸术的科学家是 ,后人称这种纸为“蔡候纸”。
2、世界上最早发明地动仪的是 时期杰出的科学家 。
3、铁器工具(铁制农具)广泛使用是在 。
4、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 ,他创建的“ ”,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
5、被称为“医圣”的是东汉后期的 ,他的医学著作是《 》。创制出麻醉药——麻沸散的是东汉末年人 。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列举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名医及成就?
2、与竹木简和帛相比,纸的主要长处是什么?
3、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对的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四、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纸的诞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在第一张纸出现以前,人类不是没有尝试鞍其他的传播媒介,中国的简、帛,埃及的纸莎草纸,欧洲的羊皮书卷,都曾在人类传播技术史上占有过一席之地。但是,当纸张出现以后,它们又都很快的一一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让位于集万千优势于一身的纸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在带给人类传播和书写的便利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不便。试想,在古代的中国如果有人要写一本书的话,就得把整个竹林砍倒才够书写材料之用。一个官员日常所要批阅的公文,每天至少也要55公斤的重量。在欧洲也同样,生产一本圣经需要300多张羊皮。试问,这种传播介质如何能够担负起记载和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
请回答:
(1)请你简述中国造纸的大致经过。
(2)从材料中找出中国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3)当今人们提倡“无纸化”办公,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2、阅读下列材料:
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
(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
(3)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排序。
A龟甲、兽骨B竹木简C青铜器D纸E陶器
(4)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