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二单元第8课《非战公约》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20世纪20年代,凡尔赛体系有过两次重大调整。这两次调整分别是(  )

A . 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 B . 道威斯计划、《非战公约》 C . 鲁尔危机、《洛迦诺公约》 D . 《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
2、1925年10月,英、法、德等欧洲七国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

①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          ②暂时缓解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改善了法德两国之间的关系            ④有利于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右图反映了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区的情景。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A . 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斗争 B . 鲁尔区的工矿企业停工 C . 德国政府停止支付赔款 D . 德国重新恢复大国地位
4、1923年1月,鲁尔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 . 德国抵制《凡尔赛和约》束缚 B . 法国极力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C . 英美两国与法国矛盾的激化 D . 德国没有按照条约支付赔款
5、《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规定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6、道威斯计划规定:“任何外国组织均不得妨碍德国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  )

A . 法国单独占领鲁尔地区 B . 德国可突破凡尔赛体系 C . 国联无权干涉德国经济 D . 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
7、下列关于道威斯计划后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美国加强了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影响 B . 法国在欧洲的国际地位获得很大提高 C . 欧洲的紧张局势出现缓和 D . 德国的经济开始复兴
8、《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的不安全感非常强烈。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对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事件造成了德国经济的崩溃 B . 法国从德国手中获取了巨额的战争赔款 C . 法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损害 D . 此后法国国内对德和解力量抬头
9、《和平大使》一书中评述说:“英国的根本利益在于防止德国的崩溃,只要德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欧洲就能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英国在下列哪些事件中的态度体现了上述原则(    )

①巴黎和会    ②对德赔款问题    ③洛迦诺会议    ④华盛顿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0、1925年,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在给前皇太子的一封信中表示,要“让那些掐着我们脖子的人松松手”。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基于(   )


A .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B . 纳粹上台造成的政治威胁 C . 凡尔赛体系对德的严厉制裁 D . 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威胁
11、世界上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并约定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的文件是(   )


A . 《洛迦诺公约》 B . 《凡尔赛和约》  C . 《莱茵保安公约》 D . 《非战公约》
12、1928年,美、法、英、德等国签署了《非战公约》。这一公约 (    )


A . 首次改善了法德两国紧张关系 B . 彻底消除了国家的战争权 C . 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 . 制定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13、《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是因为(   )


A . 《非战公约》根本对列强毫无约束 B . 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C . 《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 . 《非战公约》没有提出“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14、从国际法角度来看,《非战公约》强调了不侵犯原则,其表现不包括(   )


A . 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B . 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C . 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为维护和平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主要表现为(    )

①建立国际联盟            ②缔结《日内瓦议定书》      ③苏俄提出了《和平法令》 

④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  ⑤签署《洛迦诺公约》        ⑥成立联合国

A . ①③④⑤⑥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⑥
16、下列不符合《非战公约》签订前国际形势特点的是  (    )


A . 《洛迦诺公约》签订,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下降了 B . 英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不能对法国形成有力的安全支持 C . 法国希望得到美国提供的某种安全保证 D . 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美国决定缔结一项多边的《非战公约》
17、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

A . 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B . 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 . 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 . 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18、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公约(  )

A . 由美国领导签订                                B . 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 C . 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义务 D . 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
19、鲁尔危机的结果是(   )


A . 法国从鲁尔得到大量资源 B . 德国经济形势由此好转 C . 法国支付的占领费用由德国承担 D . 法德两国两败俱伤
20、“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边界维持现状,按照1919 年 6 月 28 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材料出自(  )

A . 《日内瓦议定书》 B . 《拉巴洛条约》 C . 《洛迦诺公约》 D . 《非战公约》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英法等列强在签署《非战公约》时,都提出了所谓的“保留条件”。英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策之工具,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英国政府在过去曾极力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保护这些地区不遭攻击对大英帝国来说,是一项自卫措施。必须清楚了解到:英国政府是在明确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非战公约》的“保留条件”:每个国家都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如果一国破坏了它的不进行战争的保证,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条约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约、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自《非战公约》

(1)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简评其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回答英法两国参加《非战公约》最主要的“保留条件”是什么。它们提出的“保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而它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图三 签署《非战公约》

(1)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主题?

(2)《国联盟约》和《非战公约》出现的共同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在基本宗旨上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国联盟约》、《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都不能真正地维护和平?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数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战胜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 320亿金马克,30年内偿清,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

材料二 道威斯计划规定,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度德国应支付10亿金马克赔款,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度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还规定向德国提供一笔8亿金马克的国际贷款,以帮助它平衡预算和稳定货币,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

材料三 《洛迦诺公约》的内容之一是准许德国加入国联。1926年9月,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国联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国。同年12月,协约国决定取消对德国的军事管制。

——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

(1)材料一体现了协约国采取怎样的对德政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道威斯计划的特点,并说明它对法国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凡尔赛体系、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求表述成文,语言通顺,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7年6月20日,法国外长白里安正式照会美国驻法大使,提议美法两国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彼此不向对方开战。

——人教版选修三历史教学资料

材料二 ……相信坦白地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届时现在各国人民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可以永垂久远。

深信各国彼此间的关系的一切改变只能通过和平方法并且作为和平及有秩序调整的结果实现,此后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作为手段来谋求增进其国家的利益,不得享受本条约给予的惠益。

希望世界一切其他各国从它们的榜样得到鼓励,共同参加此种基于人道的努力,于本条约生效时立即加入,将各国人民纳入本条约的仁慈条款以内,由是联合世界文明各国共同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1928年8月《非战公约》(引言部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的用意何在?

(2)材料二表达了怎样的意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签订的?

(3)应如何认识《非战公约》确立的原则的积极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洛迦诺公约》草签后,欧洲一片欢腾,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施特莱斯曼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奥·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和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他们三人先后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材料二

(1)你认为他们三人的言论是否正确?他们三人犯了什么共同的错误?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怎样正确认识《洛迦诺公约》的影响?


(3)上述材料及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岳麓版历史高二选修三第二单元第8课《非战公约》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