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5小题)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涵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2)复习旧的知识,就会有新的发现和新认识。《论语》中阐述这一道理的名句是            
(3)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4)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      

②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gān hé      了。

③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④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shén  cǎi yì yì      起来。

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 . 这只大鸟克服了心理障碍后,变得活泼而无精打采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D .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它使沿线各国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舟共济
4、下列病句修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把“好季节”改为“好地方”) B . 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把“采纳并征求”改为“征求并采纳”) C .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了。(把“使”字删去) D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把“加强”改为“提高”)
5、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请根据这个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漫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1)从统计表中数据,你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2)根据上述统计结果,你对同学们的建议是:      

二、阅读理解(共4小题)

1、阅读《狼》,完成小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冥,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一狼径      

②其一坐于前      

③一狼其中      

以诱敌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2)
A . 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B . 又数刀毙之 C . 问之,鬼曰:“我是鬼” D . 恐其变化,唾之
(3)本段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手法?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窃糟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③,弗得。有仕④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盘闻盔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②驾:驾驭、统摄。③方:酒方。④仕:做官。

(1)下列“之”字与“是余之糟粕也”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
A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

(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3、阅读下面《母鸡》(老舍)一文,完成小题。

    ①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为上文划分段落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你喜欢文中的母鸡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4、阅读《让爱永生》一文,完成小题

让爱永生

金紫光禄

    ①灾难发生前,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寂静和谐,没有丝毫征兆。

    ②满载乘客的大巴缓缓行驶在一条高山公路上,她是其中的一位乘客,带着五个月大的孩子去看望久别的丈夫。丈夫是一名边防武警战士,承担着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和重任,每天站岗放哨,孩子出生时,他都没能回去看一眼,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期待和祈祷。这次,在上级的许可下,她可以带着孩子来部队探望,而这,让他们夫妻兴奋了整整几天。

    ③天山的雪美得出奇,纯洁得没有一点瑕疵。晨光放肆地洒向白色的细软,大地熠熠生辉。天分外蓝,不见一片浮云。还有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无处不展现着大自然的雄奇和壮美。

    ④车就像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颤颤巍巍地行驶在积雪的道路上。乘客们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一边谈笑风生。在这海拔几千米的大山上,乘客们心里都有些害怕,但没有人为生命担忧。

    ⑤司机师傅慎之又慎,两眼紧盯着前方路面,小心驾驶。可命运还是和大家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一个大的转弯处,汽车突然失控向公路外侧滑去,司机师傅紧急刹车,最终,车卡在一块巨石上停下来,车头部分探出了路面。此情此景,让所有人都惊魂动魄,不知所措。司机师傅镇定地说:“大伙千万不要动,一动就有危险,我马上打电话求援。”

    ⑥车的平衡再也经不起一根发丝的重量,稍有不慎就会掉入万劫不复的悬崖,生与死就在一线之间。车厢里安静得可怕,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每个人尽量屏住呼吸。

    ⑦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她不免心生爱怜,眼中浸满了泪水。她死没关系,孩子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没来得及看看世间的美好,他的爸爸还在不远的前方望眼欲穿……

    ⑧等待救援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沉痛的煎熬。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句“逃命”,乘客们顿时骚动起来,车也开始摇晃起来。她坐在最后面靠窗一侧,千钧一发之际,不知哪来的力气和勇气,她用头猛地撞碎了坚硬的玻璃,跳出窗外。

    ⑨车开始慢慢下滑,最后伴着惊叫声和绝望声,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⑩她和孩子是跳窗而出的幸存者。她的头在流血。但很快就被凛冽的寒风冻住,感觉不到疼痛。此刻,她的心中只有悲痛和怜悯,为那些罹难的生命,为襁褓中的孩子,也为接下来那或生或死的未知。

    ⑪海拔几千米的公路上,没有手机,方圆百里荒无人烟,能走到哪里呢!山上的空气刺骨的寒冷,看不见飞鸟的影子,绝望开始在她脑海中蔓延。但她不能放弃,永远不能。她一直向前走,走到精疲力竭,终于停下来,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徒劳。她把身上衣服一件件脱下来,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孩子身上,自己只剩一件单薄的内衣,然后用仅剩的奶水喂着孩子。

    ⑫坚持到夜晚,饥寒交迫加上头上的伤,让她几乎要昏厥过去。她最担心的是,万一自己虚脱过去,孩子就会掉在冰冷的雪地上,那样几乎再无生存的希望。

    ⑬后来,她想到一个办法:用自己的腰带将孩子牢牢系在胸口.然后。慢慢挪到路边,平躺在地上。或许因为害怕,胸前的孩子不停地哭闹,但此时已气若游丝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祈祷。如果不是强烈意识的支撑,一定坚持不到现在。

    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的意识开始慢慢涣散,直到最后彻底消失。

    ⑮救援的直升机缓缓降落时,已过了半天加一夜。她安静地躺在冰冷的雪地上,那样平静和安详,没有一丝恐惧,脸和周围的雪同样洁白,像在熟睡中一般。

    ⑯孩子躺在她身上,已经奄奄一息,身体尚有余温。战士上前准备抱走孩子,却怎么也抱不开。拿开棉衣外套,才发现一根腰带紧紧把母子两人捆缚着,几名救援的战士立刻明白了事情原委,他们不约而同地向这位妈妈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⑰她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的孩子,离开了她的丈夫。天山上的银装素裹是送别的离幡,地上的万丈冰雪是盛敛的棺木,呼啸怒号的北风是响奏的哀乐。这浩渺无疆的母爱感天动地,征服了大自然,在巍峨的天上经久回荡。(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请把文章的故事补充完整。

大巴侧翻,所有乘客命悬一线,等待救援→            →救援直升机到来,奄奄一息的孩子得以幸存。

(2)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用自己的腰带将孩子牢牢系在胸口,然后,慢慢挪到路边

(3)品析下面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车就像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颤颤巍巍地行驶在积雪的道路上。

(4)文章的第三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联系全文说说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作文(共1小题)

1、请你以“原来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550字以上的记叙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至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四、名著导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者见说起菩萨,却有三分儿转意道:“兄弟,既这等说,我且不打你,你却老实说,不要瞒我。那唐僧在那里有难,你却来此哄我?”八戒道:“哥哥,没甚难处,实是想你。”行者骂道:“这个好打的劣货!你怎么还要者嚣?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免打!”八戒闻得此言,叩头上告道:“哥啊,分明要瞒着你,请你去的,不期你这等样灵。饶我打,放我起来说罢。”……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1)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2)文中划线句子“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说明唐僧取经途中多灾多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写出另两个唐僧遭难的例子。
(3)从选文看来,你觉得猪八戒是个什么样的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