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8小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海水 B . 大理石 C . 食醋 D . 氧气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白磷燃烧 B . 盐酸挥发 C . 蜡烛熔化 D . 湿衣晾干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B . 金刚石 C . 干冰 D . 氯化钠
4、一瓶矿泉水标签上注明了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单位mg/L)分别为:Ca﹣20、K﹣3、Zn﹣0.06、F﹣0.02等,这里的Ca、K、Zn、F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物质
5、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A . 闻气味 B . 向两个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 观察颜色 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 B . H2O C . Cu2(OH)2CO3 D . Fe(OH)3
7、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五氧化二钒(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3 B . +1 C . +3 D . +5
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 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C . 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 . 就地焚烧秸轩,增加田间肥料
9、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B .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C . 烧杯中有两支高低不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在蜡烛对侧沿烧杯壁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D .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会出现白雾
10、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 . 甲、乙、丙 B . 甲、丙、乙 C . 乙、甲、丙 D . 丙、甲、乙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 . 纯氧常用于医疗急救 D . 稀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干冰升华”是由于分子本身的体积急剧增大 B .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 . 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D . 在化学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变化
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雄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或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阶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过滤 B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pH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硫的核外电子数为32 C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D . 若硒(Se)和硫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图中m=34
16、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 . 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 . 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 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17、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U型管左右两端液面相平。挤压胶头滴管,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型管内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 . 硝酸铵和水 B . 铁粉和稀盐酸 C . 生石灰和水 D . 纯碱和稀盐酸
18、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 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 两份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二、多选题 (共3小题)

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 . 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 B . 验证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内壁是否出现水雾 C . 生活中检验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 D . 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紅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可能是氮气 B . 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 .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可能为14:15
3、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B . bc段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C . c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SO42 D . d点溶液呈碱性

三、填空题 (共5小题)

1、现有锌、氦气、氯化钠、甲烷、氧化钙五种物质,请按要求填空:
(1)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它的化学式是      
(2)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其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原理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甲烷可用作燃料,其反应原理是      (填化学方程式)。
(5)锌常用于实验室中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其反应原理是      (填化学方程式)。
2、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以乳酸(C3H6O3)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试计算:
(1)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乳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90g乳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3、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实验二活性炭具有      、过滤作用.
(3)实验三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4)实验四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4、如下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丙溶液的溶质可能是_____(填字母序号)。 (1)
A . NaCl B . KNO3 C . Ca(OH)2
(2)在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
(3)在l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5)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      
5、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乘客“稀盐酸”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      色。
(2)列车途经“2号站”时,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3)列车抵达“5号站”,要想顺利通过,该站物质应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单质。
(4)列车通过“5号站”,“稀盐酸”下车,“稀硫酸”上车,可以顺利完成1﹣5站的行程,原因是它和稀盐酸中都含有      


四、流程题 (共1小题)

1、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获取很多物质。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1)
A . 沉降 B . 过滤 C . 吸附 D . 蒸馏
(2)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试回答问题:

①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列物质:A.适量的盐酸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C.稍过量的Ba(OH)2溶液,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这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纯减属于      (填“酸”或“碱”或“盐”)。

②反应Ⅳ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第Ⅴ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实验题 (共1小题)

1、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填化学方程式)。
(3)图2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3)
A . 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 . 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 . 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CO2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六、科学探究题 (共1小题)

1、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②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③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

猜想一: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猜想二: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变质。

(1)【实验探究】

①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淸石灰水      ,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实验结论】

①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

①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      ,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②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      

③他们另取上层淸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出现      现象,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

(3)【反思交流】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      保存。

七、计算题 (共1小题)

1、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小红同学对该样品进行探究:称取20.4克该样品于烧杯中,然后缓慢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刚好用去稀盐酸156g,同时测得溶液pH=7;反应数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