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 加强水利灌溉 C . 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 . 为了对高丽战争
2、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3、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 . 陈桥驿兵变 B . 五代的频繁更替 C . 唐末农民起义 D . 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4、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 .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 .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5、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王维
6、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7、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姚崇
8、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 . 吐蕃 B . C . 西夏 D .
9、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 . 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 . 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 . 形成五代十国 D . 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10、虽然它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这个朝代是(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11、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选官的标准是(    )
A . 才能 B . 家庭背景 C . 人品 D . 潜质
12、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    )
A . 隋文帝时期 B . 隋炀帝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时期
13、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们想要拍摄一部《大唐明君----李世民》的历史剧,你认为这部历史剧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 . 他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 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C . 他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D . 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14、武则天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
A . 统治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 . 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 . 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D . 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15、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

①曲辕犁    ②筒车    ③水排    ④耧车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16、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7、吐蕃人使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A . 满族 B . 维吾尔族 C . 藏族 D . 白族
18、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19、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③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④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0、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
A . 安史之乱 B . 藩镇割据 C . 黄巢起义 D . 玄宗南逃蜀中
21、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产生的影响是(    )
A . 导致了唐王朝由盛转衰 B . 严重地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力量 C . 瓦解了唐王朝的统治 D . 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
22、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与分立的状况,延续了唐末(    )
A . 中外文化交流的局面 B . 农民起义的局面 C . 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斗争局面 D . 藩镇割据的局面
23、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吗(    )
A . 靖康之变 B . 陈桥驿兵变 C . 玄武门之变 D . 葵丘会盟
24、宋代为了改变武将专横跋扈的局面,采取了不少应对策略。下列属于这方面改革措施的是(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③重用武将平定全国

④领兵权与发兵权分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5、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 .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抗辽不力 C . 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 .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注:指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1)材料一中的千里长河是指什么?它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凿的?它以哪座城市为中心?写出流经扬州的那段运河名称。
(2)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对该河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4)今天扬州发展应如何挖掘该河的潜力?
2、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武则天分别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的政权?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京剧《澶渊之盟》中的剧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