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


A . 反射 B . 折射 C . 直线传播 D . 色散
2、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 .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 .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 .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3、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B . “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 .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 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4、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 B . 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 C .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 .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5、如图是泰州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 .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 .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6、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熔化,后液化 B . 先汽化,后液化 C . 先升华,后凝华 D . 先汽化,后凝固
7、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      )

A . 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 B . 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 . 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糕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 . 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8、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 . 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 图丙中,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图丁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9、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 .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 C . 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 . 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10、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够大致描述小鸟运动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11、“PM2.5”颗粒物是造成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其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毫米 B . 纳米 C . 微米 D .
12、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m.

2、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      处控制噪声.
(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        。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      的.
3、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      ;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适当的       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4、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是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热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5、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品,从而降雨。上面描述中,含有物态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例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此例填在下面不得分),        变成      属于            变成      属于            变成      属于            变成      属于      
6、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

7、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8、“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如图所示。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      镜,所成的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9、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 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靠近北极圈的挪威中部小镇留坎镇四面环山,由于高山阻挡,每年9月到第二年的3月太阳光都照射不到小镇,这种情况维持了100多年。现在,当地人在附近一座450米高的山顶上竖起了三块巨大的平面镜,如图甲所示。这些平面镜由电脑控制,能跟踪太阳自动调整角度,确保太阳光被反射到镇中心广场,这样小镇的三千多居民就能在镇中心广场感受到温暖的太阳光。如图乙所示,MN表示置于山顶的一块平面镜,B点表示广场上被照亮的某一位置。

(1)一束太阳光经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后到达B点,请在乙图中画出该入射光(保留作图痕迹)
(2)若入射光在纸面内绕O点转过6度,则平面镜MN需绕O点转过      度,才能使反射光仍然照射到B点。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镜中的像AB

3、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4、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左下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一辆长10 m的大货车,以36 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 s,则隧道长为多少米。
2、甲、乙两人从相距15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km/h,乙的速度为2km/h,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4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多少km?

五、实验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酒精沸腾”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回答:

(1)在这两个图像中,      图是合金加热变成液态的图像,      图是酒精沸腾的图像.
(2)从图像判断,这种合金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      
(3)从图像中判断,这种合金的熔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
(4)若这位同学测出这种合金的温度现在是220℃,请你帮这位同学判断这时这块合金是      态.
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

(1) 为了证明发声的桌面在振动,老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了一块平面镜,用激光笔(被支架固定在桌面上)照射平面镜,经反射后在墙面上出现了一个小光斑(如图所 示),当用力敲击桌面使桌子发声时,可以看到墙上的光斑在上下跳动,通过光斑的跳动证明了桌面在振动,这种物理方法是      法;实验中选激光笔做光源是因为激光束的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激光的这一特性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确      
(2)实验时如果要让光斑跳动的幅度更明显些,下列做法:①加大激光笔的亮度;②拉上房间的窗帘; ③增大桌子与墙壁间的距离; ④将平面镜擦得更干净;其中比较可行的做法是      .(填入你认为可行做法的序号)
3、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左图),其中在B上应放置:      

(2)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可以通过      把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写一种答案即可)。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会      
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部分数据。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1、3两行数据可知:      =      +制动距离;并填写表中空缺的两个数据,完成表格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越大,停车距离      (填“越长”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变      ,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