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六第六单元第2课瑰丽的夏宫──颐和园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题 (共20小题)
①玉澜堂 ②宜云馆 ③德和 园 ④仁寿殿
二、材料分析题题 (共5小题)
材料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5A级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四环与五环之间,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周边有二十多条公交线路通达东宫门、北宫门、新建宫门等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1750年始建,原名清漪园。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御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光绪皇帝在原基址上按原规模重建,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地。曾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1998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一
颐和园全景图
材料二
图一 颐和园风景 图二 苏州街 图三 谐趣园
材料三
啊!颐和园的精致十分灿烂,
建筑师可以到这儿研究建筑工程,
庭院艺术在这儿找到百科大全。
可以说在这园子的建造完全是为了消遣,你看它早就是供应北京城的大水库,
也灌溉京西郊区一大片稻田。
哪一处都贯穿着人民的智慧玉血汗,
也苦费了科学钻研!
这也许是叶赫那拉氏一生所干的唯一好事。
她并没有意识稻她从覆灭的海军中。
下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大花园。
——陈毅《颐和园划船》
材料一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材料二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林,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
材料一 颐和园是近代历史的见证,晚清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或发生在在颐和园,或决策于颐和园。请阅读下列关于颐和园的介绍:
姓名:颐和园
曾用名:清漪园
别名:夏宫
年龄:约250岁
住址:北京西郊
身体大小:约290多公顷
特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简历:(1)清乾隆工程开始。(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3)慈禧重建(1888)(4)甲午战争再遭洗劫。慈禧再次修复(5)新中国迎来新生。1948年
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世界文化遗产(1998)
材料二
图一 慈禧太后画像 图二 德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