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3 酸和碱的反应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 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C . 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D . 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一定能做氮肥 B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pH等于1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 . 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CO32
3、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浓盐酸有挥发性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 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4、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 用盐酸除铁锈 B . 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石墨很软,因此可用作电池电极 B . H2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充氢气球 C . Al(OH)3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 N2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于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6、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1:向一定量4%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图2: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 图3: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同时投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 . 图4:将t3℃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质量相同、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同时不断搅拌.
2、在稀硫酸中存在的自由移动的微粒是      ,它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减少的微粒是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2017年“全国生态文化村”遴选工作已开启.为了保护环境,我市某村办企业需对含硫酸的废水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1)若用pH试纸检测废水,其pH      (填“>”“<”或“=”)7,若要达到排放标准,可以向废水里加入      (填序号).

A.氯化钠 B.氯化钡 C.生石灰

(2)某同学欲利用该村的赤铁矿(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来处理废水,并制取红色颜料(Fe2O3)从而变废为宝.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回答相关问题.


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序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③是分解反应,另外一种产物的名称是      (已知:不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且化合价不变).

2、某实验小组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为依据实验数据绘制的 V(盐酸)﹣pH图.

(1)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时,溶液呈什么颜色?
(2)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2时,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主要的微粒有哪些?
(3)举出中和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3 酸和碱的反应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