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1课《老虎》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 .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 . 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 . 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2、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pāo) 抑扬顿挫(yì)
B . 摹画(mó) 侮辱(wū) 发愣(lèng) 深恶痛疾(wù)
C . 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mào)
D . 彷徨(páng) 鞭挞(tà) 胆怯(qiè) 长吁短叹(yū)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B . 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
C . 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
D . 黄莺儿羞涩地躲在绿柳深处,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花喜鹊高兴地站在高枝上,向人们报告着激动人心的喜讯。
4、下列加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 .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 .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 .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 , 罩上阴云。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标致 托辞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B . 匿名 宽恕 翻来覆去 诚慌诚恐
C . 器宇 犀利 无可置疑 不可名状
D . 迸射 虐待 海誓山盟 盛气凌人
6、下列字词注音不正确的是( )
A . 篁(huáng)竹 羌(qiāng)管 袅袅(niǎo ) 连袂(mèi )
B . 海 豚(tún) 深 邃(suì) 广厦(shà) 娓娓(wĕi)
C . 汩汩(gǔ ) 差(cī)互 澄丽(dèng) 倩女(qiàn)
D . 无羁(jī) 胆怯(qiè ) 怜悯(mǐn ) 俶尔(chù)
7、下列公共标语,表达不太好的一项是( )
A . (某候车室)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
B . (某企业)今天您工作不努力,明天您努力找工作。
C . (某游点)禁止乱写乱画,违者重罚!
D . (某建筑工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是一则消息,这种文体的特点可用“真、短、快、新”四个字来概括。
B .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柳宗元,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一组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
C .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格列佛用类似纪实手法,生动的记述他在大人国、小人国等诸岛的神奇经历,影射和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D . 《满井游记》的作者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是“公安派”的创始人,其作品直率自然、清新活泼。
9、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不妥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
B . 他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信心,自以为是。
C . 他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
D . 黄果树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 .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
C .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 .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小题)
1、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2、 ,不仁;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不武。(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3、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4、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5、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6、 ,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
7、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
8、亦余心之所善兮, 。 (《离骚》)
9、 ,密雨斜侵薜荔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0、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凭箜篌引》)
三、翻译题。(共1小题)
1、翻译下列各题
(1)夫晋,何厌之有?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四、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早秋
赵 嘏
流年堪惜又堪惊,砧杵风来满郡城。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云平。
思家正叹江南景,听角仍含塞北情。
此日沾襟念歧路,不知何处是前程。
【注】此诗作于赴长安科考过齐安时,作者早年曾数去塞北。
(1)诗中哪些内容写出了早秋的特点?
(2)前人认为“流年堪惜又堪惊”一句“发语挺拔,力振全篇”,请简要分析。
(3)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这首词写“夜闻杜鹃”及所感,分析开篇“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的作用。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哪种艺术技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推崇这是一首“借物寓言”的佳作。请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