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05:实验与探究题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1、某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


(1)甲图中滑动变阻器上的一根导线松动了,该导线应该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接线柱。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3)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4)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      Ω。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吗?      ,理由是      

2、实验室里两只小灯泡.一只灯泡上标有“3.8V”字样,正常工作时电阻约为12Ω;另一只灯泡上标有“0.2A”字样,额定电压模糊不清.小明和小红分别对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进行了测量.

(1)小明测量“3.8V”小灯泡额定功率时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1所示.

①实物电路中的三处错误是:a:      b:      c:      

②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电路故障可能是      

③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

小红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已知电压为U)各一个,两个开关及若干条导线测量了“0.2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在如图的虚框内画出她设计的电路图.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小佳选取一块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

(1)为了减少误差,实验时小佳所选的玻璃越      越好(选填“厚”或“薄”).
(2)小佳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小佳让玻璃板垂直刻度尺放置,点燃A蜡烛放在刻度尺上,小心的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时,发现像与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4)如果小佳把B蜡烛拿开,并在它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直接观察白纸板,将      看到A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 ,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      g.

(3)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      的总质量m1
(4)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      的总质量m2
(5)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6)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      (选填“大”或“小”)
5、小华同学用“伏安法”来测量一只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x ,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供选用:

A.两节干电池              B.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C.电压表(0﹣3~15V)

D.电流表(0~0.6﹣3A) E.滑动变阻器(0~10Ω)        F.滑动变阻器(0~100Ω)

(1)小华同学完成实验电路设计后,为了操作顺利和方便,除了A,B,C和D外,小华同学还需选用      器材(选填“E“或“F”);
(2)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要求,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图甲中最后的两根导线;

(3)如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至      端(选填“G”或“H”);
(4)小华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有示数但不发生变化,此时电路中的一处故障是         (选填A、B、C或D); (4)
A . 滑动变阻器断路 B . 滑动变阻器短路 C . 定值电阻Rx断路 D . 定值电阻Rx短路
(5)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示数为0.40A,电压表示数如乙图所示,则本次实验测得的定值电阻Rx      Ω.

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根据      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      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答出一条即可)
7、小黎同学测定标有“2.5V”字样(正常工作电流大约是0.2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3V),开关、导线若干,另有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R1(10Ω 1A)、R2(20Ω 0.5A)、R3(100Ω 0.1A).按如图甲是实验电路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估算,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黎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小灯泡都不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为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变阻器断路   D.电阻器短路

(2)排出故障后,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2.0V,此时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      V,再读出电流表示数,即可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老师告诉小黎,电压表有示数时内部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如果考虑这个微弱电流的影响,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偏      (选填“大”或“小”)
(3)同组的小李用甲图实验中的电源、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另选单刀双掷开关,R0=30Ω的定值电阻,按乙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你认为此方案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8、

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规格为“50Ω 2A”、“100Ω 2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阻值为10Ω、20Ω、30Ω、40Ω的电阻各一个.


(1)

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

在实验过程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小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电流与      的关系.

(4)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他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不能得出教科书上“通电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大小成反比”的结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未控制电阻R的      不变.

表一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10

0.30

2

20

0.50

3

30

0.20

(5)表二为小慧记录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数据,据此可推测,她选用的是本题中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表二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10

0.60

2

20

0.30

3

30

0.20

4

40

0.15

9、小丽学习机械效率后,想知道不同的动滑轮提升相向重物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于是她用三个自重不同的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动滑轮自重

G0/N

被提钩码重力

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0.2

6

3.2

93.8%

0.5

6

3.4

88.2%

1.5

6

4.0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      拉动;
(2)第③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当      一定时,动滑轮越重,其机械效率越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当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       发生偏转(填“会”或“不会”),说明通电螺丝管与小磁针之间是通过       发生力的作用.

(2)用铁屑来做实验,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情形,它与       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       真实存在的.

(3)

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质,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对螺线管可能的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式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实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只与它的       有关,且这个关系可以用       判断.

(4)闭合开关S,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是从       极发出,最后回到       极.

2、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用测量浮力的方法叫做      .根据A与C两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2)根据A、B、C三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结论是当      相同时,      越大,浮力越大.

(3)根据A、C、D三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      与浮力大小无关;

(4)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

小张为了研究“当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R的电流与其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选用了若干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
(1)请按图甲所示的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图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两表示数均不变。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重新做实验。每次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R后,都应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_的示数不变(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他记下了4次实验的电阻值和对应的电流值,描绘成图丙;
(4)由图丙可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       V;
(5)由图丙可我们可得到结论:       。

2、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年沪科版物理中考复习05:实验与探究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