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2、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 . 光
B . 温度
C . 水
D . 空气
3、透明玻片上的“9>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A . 9>6
B . 6<9
C . 6>9
D . 9<6
4、与玉米种子相比,菜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 )
A . 胚乳
B . 子叶
C . 胚芽
D . 胚根
5、下列哪种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
A . 洋葱表皮细胞
B . 西红柿果肉细胞
C . 黑藻叶片细胞
D . 血管内表皮细胞
6、一株幼小的树苗能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主要原因是( )
A . 营养状况好
B . 细胞数目的增多
C . 细胞体积的增大
D . 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7、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湿地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8、在生物圈中,对生物圈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
A . 生物病毒、瘟疫
B . 人类不符合生态规律的活动
C . 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
D . 环境污染及某些关键性食物链的断裂
9、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小明制作了如图的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 )
A . 从左向右运动
B . 从右向左运动
C . 来来回回运动
D . 不运动
10、实验中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标本是( )
A . 临时装片
B . 临时切片
C . 永久装片
D . 永久切片
1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
A . 先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入并展平
B . 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C . 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再加一滴碘液,然后盖上盖玻片
D . 直接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
12、有一个关于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其中“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 )
A . 外果皮、内果皮、果实
B . 外层种皮、内层种皮、种子
C . 果皮、种皮、胚
D . 果皮、种皮、种子
13、下列植物从种子角度不同于其它三种植物的是( )
A . 桃
B . 杏
C . 侧柏
D . 柳树
14、“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是对小麦和竹子茎急剧长高的形象描述.这种快速生长主要是哪种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
A . 居间分生组织
B . 茎中形成层
C . 顶芽分生组织
D . 根尖分生区
15、下列关于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芽中具有分生组织块结合
B . 芽可以发育成枝条
C . 芽发育成的枝条上还生长芽
D . 芽只能发育成枝条
16、下列关于木本植物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树皮容易从形成层处剥离
B . 形成层细胞分裂时向外形成木质部,向内形成韧皮部
C .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D . 年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
17、下列哪项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
A . 都是多细胞植物体
B . 都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 . 都不产生种子
D . 大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18、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 . 溶解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 . 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
C . 溶解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D . 溶解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19、一朵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能继续发育的结构是( )
A . 花冠
B . 雄蕊
C . 雌蕊的柱头和花柱
D . 雌蕊的子房
20、玉米开花季节遇到下列那种天气,最容易造成减产?( )
A . 气温低、阴雨连绵
B . 气温低、雨水少
C . 晴空万里、微风吹拂
D . 干燥、多风
2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对这句农谚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只要有了“肥”,庄稼就能生长发育好
B . “肥”是指植物所必需的含氮、磷、钾等元素的无机盐
C . 这句农谚强调了“肥”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D . 合理施肥,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
22、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的主要目的是( )
A . 带来水分
B . 带来无机盐
C . 避免损伤茎秆
D . 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
23、葱的叶是绿色的,而地下部分则是白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
A . 叶内无叶绿体
B . 叶绿体的形成需要光
C .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D . 地下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24、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 )
A . 2月12日
B . 3月12日
C . 4月12日
D . 4月5日
25、北京周边地区的森林植被类型是( )
A . 热带雨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寒温带针叶林
D . 温带荒漠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在花的结构中,雄蕊没有雌蕊重要,因为它和果实的形成无关。(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7、测定发芽率时,应当挑个大的种子。(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8、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煤。(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9、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能只能来自太阳光。(判断对错)_
A . 正确
B . 错误
10、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只有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是叶片的结构,看图完成。
(1)图中的[ ]和[ ]合称表皮,属于 组织。
(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 ] 部位的组织细胞内。
(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 ] 中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位。
(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 形成的[ ] 来完成的。称它为植物蒸腾作用的“ ”。
(5)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
2、小明同学要探究某种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含氮的无机盐,他设计的探究方案如下:请你帮她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实验步骤:
①配制种类齐全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甲中。
②配制与甲相比 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中。
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和乙中,过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长势情况如图所示。
④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
⑤得出结论 。
3、某校科学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
玉米苗 |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 培养液 |
甲 | 0.06% | 土壤浸出液 |
乙 | 0.03% | 土壤浸出液 |
丙 | 0.06% | 蒸馏水 |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你分析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