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民族大团结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

A . 云南 B . 甘肃 C . 贵州 D . 广西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 体现各民族的共同心愿 B . 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 C . 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D . 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③在同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统治权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是(    )

A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  )

A . 祖国统一 B . 民族平等 C . 民族团结 D . 共同富裕
7、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

A . 可持续发展战略 B . 西部大开发战略 C . 放宽政策 D . 搞活经济政策
8、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一国两制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 . 内蒙古 B . 宁夏和广西 C . 西藏 D . 新疆
10、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A . 朋友遍天下 B .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 . 科教兴国 D . “一国两制”
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A . 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 . 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C . 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 D . 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3年3月1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2013年3月17日新华网

(1)材料一中的“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核心力量是什么?

(2)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个中国人的“自己梦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民族大团结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