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 .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 .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2、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 .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3、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 . 实心球成绩为40m
B . 立定跳远成绩为10m
C . 跳绳1s跳100次
D . 200m跑步用时30s
4、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5、如图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A .
水中的鸡蛋变“大”
B .
鸟的倒影
C .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
D .
墙壁上出现手影.




6、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 .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 .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7、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
B .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
C .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 . 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光的 现象,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虚”或“实”)像.
2、“我是歌手”的比赛现象,吉它手弹奏电吉它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美妙的歌声是通过 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到音箱附近,烛焰会随着音乐跳动,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
3、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 (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 。(填选“晶体”或“非晶体”)
4、“虚拟试衣镜”亮相黑龙江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 的范围,若想看到整套西服的着装效果,顾客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虚拟试衣镜”.
5、小欣发现水滴落在手机的玻璃屏幕上时,透过水滴会看到放大正立的图文像,如图甲所示.则小欣看到的是 像(填“实”、“虚”);水滴相当于一个透镜,而每一个透镜的两侧都有焦点.这个“水滴透镜”下方的焦点落在如图乙中手机图文层的 方(填“上”、“下”);小欣还发现,当水滴足够小时,看到白屏上会显示出彩色色块,这是因为白光是由红、 、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6、如图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则他总走了 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
7、小明暑假期间随父母去西藏旅行前,将一瓶装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变成冰后,质量 ,体积 。回到益阳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下的矿泉水瓶变瘪了,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甲图所示,秒表测得的总时间为 s;
(2)如图乙图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g;
(3)如图丙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4)如图丁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画出图中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
①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
②大致画出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实验中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或“下”)调整.
(3)把烛焰放在距此凸透镜60cm处时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选“放大”“缩小”或“等大”);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光屏上的像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若白纸板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距离是 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是 像;
(4)如图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身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看到手指 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明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
(3)小明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 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小明用天平、玻璃瓶,水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ρ水=1.0×103kg/m3)问:
(1)玻璃瓶的容积有多大?
(2)酱油的密度多大?
2、2017年4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舟一号”并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天舟一号”到达距“天宫二号”30m停泊点后,开始以0.2m/s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二号”缓缓靠拢对接.目前组合体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地球半径R=6400km).求:
(1)“天舟一号”从30m的停泊点到二者相互接触共耗时多少秒?
(2)飞船组合体环绕地球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六、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
(1)水的沸点是 ℃.
(2)实验时大气压 (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防冻冷却液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防冻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防冻剂占防冻冷却液体积的比例)越高,防冻冷却液的比热容越小,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象见如图和如图所示.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0℃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为什么?因为当水结冰时, ,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1℃,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17℃,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 (选填“35%”、“45%”、“55%”或“65%”),简述选用理由: .
(3)现有原液含量为75% 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变化?(示例:体积变小)
① ,② ,③ ,④ ,⑤ .
3、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绝对温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
(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 的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与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