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近代史 专题0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写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间以及这个政府的性质。
用史实说明“南京市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写出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甲: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乙: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丙:抗日战争的胜利来得不容易呀!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海内外中华儿女同根同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国共两党共同祭拜黄帝
1937年4月5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在经历十年内战后,首次聚在一起,同派代表共祭黄帝,以表达停止内战,团结御侮的决心,国民党方面的代表是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察委员张继,中共方面是同盟会老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蒋介石、毛泽东分别起草了祭文。 |
材料二:2017年公祭轩辕黄帝
2017年4月4日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广场举行,万余名海内外同胞代表,再次聚首黄陵桥山,共同祭拜轩辕黄帝。今年的公祭活动以溯源、寻根、凝心为主旨,通过阐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赓续中华文明之“脉”,筑牢文化自信之“基”,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
材料一:2017年1月3日,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修改为“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1931年9月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材料三: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习近平在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材料四:当2017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再次向世界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我真诚希望,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新华网(2017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