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近代史 专题01 侵略与反抗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4小题)

1、“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

A . 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B .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C . 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D . 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2、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3、下列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赔款的规定①赔款2100万元②赔偿白银4.5亿两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其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①③② D . ②①③
4、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 ( )

A . 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 . 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 . 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 . 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6、“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

A . 《 南京条约 》 B . 《辛丑条约》 C . 《 马关条约 》 D . 《北京条约》
7、

如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  )

A . 谷物 B . 棉纱 C . 鸦片 D . 茶叶
8、鸦片战争期间,青州旗兵血战镇江,抗击英军,镇江人民建忠烈祠,彰其忠勇,其“忠勇”精神可表达为(  )

A .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B .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C . 舍生千里赴国难,取义何曾惜自身 D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 鸦片泛滥成灾 B .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10、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俄《瑷珲条约》 C . 中俄《北京条约》 D . 中日《马关条约》
11、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 . 发动鸦片战争 B . 火烧圆明园 C .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 . 对华倾销商品
12、近代福州名人辈出,其中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

A . 林则徐 B . 严复 C . 黄乃裳 D . 侯德榜
13、“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这一条款出自(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4、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的一份公告,公告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 . 鸦片战争——香港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库页岛 C . 甲午战争——台湾 D . 郑成功收复台湾——钓鱼岛
15、“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黄海大战 D . 义和团运动
16、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末代皇帝》   ②《鸦片战争》    ③《甲午风云》    ④《火烧圆明园》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②③
17、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俄国 C . 日本 D . 美国
18、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创办福州船政局 B . 收复台湾 C .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 收复新疆
19、《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20、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指圆明园)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

A .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B . 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D . 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
21、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22、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 . 《尼布楚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23、

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签订(    )

A . 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 . 使中国丧失了I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 . 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 . 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24、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圆明园遗迹 C .  侵略者坐上清朝皇帝的宝座 D .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右图)。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

(5)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

2、阅读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近代史 专题01 侵略与反抗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