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2012年12月17日晚8时,武汉市2012年年终版“电视问政”拉开序幕。本次问政围绕武汉市“十个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连续推出5场,20多个承诺部门的负责人走上直播问政台,接受市民问政。电视问政(   )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②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表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表明我市人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必须依据宪法修订,这表明宪法(   )

A . 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化 B . 规定了我们消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C . 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基础 D . 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严格
3、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那么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

A . 有法可依 B . 有法必依 C . 依法行政 D . 违法必究
4、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        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  )

A . 各级人民政府 B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最高人民检察院 D . 国务院
5、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权利的纸。”之所以说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书,是因为(  )

①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和范围都来自宪法的规定

②宪法上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为普通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③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相应地规定了保障措施

④宪法只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
6、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指出: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尊重和保障人权”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  )

A . 人身自由权 B . 生命健康权 C . 人格尊严权 D . 受教育权
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______和______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保障体系,保障公民权利。(    )

①立法保障         ②执法保障      ③司法保障         ④社会保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8、2017年3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集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共商国是。这表明( )

A .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 .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C .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 .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9、

请你阅读《宪法》目录并判断后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该宪法是现行宪法,这是第四次修订。修订首先需要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案 B . 游行、智力成果权、名誉权均出自宪法第二章,其中名誉权,属于政治权利 C . 第三章多达七节,是该宪法的核心内容,其中国务院在全国人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D . 国家主席不是国家机构。民族自治地方与港澳地区一样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 . 党中央、国务院 D . 人民政协
11、2017年12月4日,我们度过了第四个国家宪法日。国家设定宪法日,是为了彰显(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③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④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党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 我国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 . 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C .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D . 人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13、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预防权力的腐败

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防止权力滥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③规范权力的运行对民主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意义

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建设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14、2017年两会上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各级人民法院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5万件7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35人,厅局级干部240人。你对这一报告内容的正确理解有(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惩治贪污腐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

④在我国,人民法院权力至上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述——说权利”栏目中公民享有的众多权利说明了什么?


(2)请你结合“析——评案例”栏目中肖某的行为进行评析。


(3)“悟——道感受”栏目中的案例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


2、【新闻速递】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12届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民法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民法总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2)《民法总则》第一条的规定体现了法律保护伞作用的哪些方面?

(3)《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了什么?

(4)【出谋划策】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为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我校决定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活动。

请你帮忙策划两种宣传活动的具体形式。

(5)【践行法治】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我校团委决定向同学们发出“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的倡议,请你把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我们倡议: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

某中学团委

2017年4月24日

3、材料一:众所周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的“中国梦”战略思维,这蕴涵着中华民族最高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利益铿锵有力的论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面对国家大义、民族大业、人民利益时作出的庄严承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爱。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将国与家的崇高利益置于心中。

(1)根据材料一,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国家利益的?
(3)习近平指出,“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谈谈你的理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