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倾倒液体 C . 滴加液体 D . 过滤
2、厨房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盐溶解 B . 煤气燃烧 C . 食醋挥发 D . 榨取果汁
3、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   )  
A . 食醋 B . 味精 C . 食盐 D . 蔗糖
4、如图是一种开瓶器,沿着F方向稍用力压可以轻易开启啤酒瓶盖。该过程中开瓶器是一杠杆,其支点是(   )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5、下列关于物质保存方法和原因对应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保存方法

原因

A

金属表面涂防护油防锈

防止金属和空气中水分和氧气等接触

B

浓硫酸密封保存

浓硫酸有吸水性

C

浓盐酸密封保存

浓盐酸易挥发

D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6、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碘化钠(NaI),可用氯气(Cl2)从中提取碘(I2),其反应原理为:  2NaI+ Cl2=2NaCl+I2 , 该反应属于(   )  
A . 复分解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7、下列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8、某金属元素x能够发生如下反应:X+H2SO4=XSO4+H2↑;Fe+XCl2=X+FeCl2。则下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Fe>Cu>X B . Fe>X>Cu C . X>Cu>Fe D . X>Fe>Cu
9、如图所示,在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均装入相同质量的煤油,甲、乙烧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和R , 且R<R。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比乙快 B . 甲乙烧瓶的玻璃管内液面上升一样快 C . 该实验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D . 该实验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10、近年来血铅事件时有发生,各地医院常采用静脉注射EDTA钙钠,以促进铅的排出。如图是心脏模式图,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的EDTA钙钠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11、为了比较脂肪、糖类和蛋白质所含能量的多少,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该实验中不需要测量的量是(   )

A . 燃烧的时间 B . 燃烧物的质量 C . 水的质量或体积 D . 水的最高温度
12、利用核能发电(如图)是人们和平利用核能的一个重要方向。下列有关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核反应堆是利用核聚变原理工作 B . 发电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 核电站工作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D . 核泄漏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是无害的
13、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锤子下落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B . 锤子接触铁块时将温度传给铁块 C . 锤子撞击铁块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铁块的内能增加导致温度升高
14、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若司机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相同的距离,不考虑滑轮、绳子的重和滑轮绳子间的摩擦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组比乙组省力 B . 乙组比甲组省力 C . 甲组比乙组做功多 D . 乙组比甲组做功多
15、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 . 丙过程中能观察到铜丝从红色变成了黑色 C . 装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 D . 待反应结束冷却后软质塑料瓶会变扁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C表示不同的物质,序号①②表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1)图中甲细胞表示血细胞中的      细胞。
(2)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3)如果C表示葡萄糖,则其进入乙细胞后通过      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过程需要图中的      (填字母)物质参与。
2、如图为某建筑工地上用的打桩机示意图,卷扬机把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释放后重锤自由下落,将桩打入地下。(g取10牛/千克)

(1)该装置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2)已知重锤的质量为400千克,若卷扬机把重锤匀速提高5米,则钢绳对重锤做功至少为      焦。  
(3)如果要把桩打得深些,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例举一种)
3、小明为了测定额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表所示。

电压U/V

1.5

2.0

2.5

3

电流I/A

0.22

0.26

0.30

0.33

灯泡发光情况

灯丝暗红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超亮发光

(1)实验中,通过      (填具体操作)来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2)通过该实验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3)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的电阻值随电压的升高变化规律是      
4、小明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坐标轴,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常见物质。

(1)图中单质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填右图字母)
(2)图中d、e、f三种物质都含有的元素除了硫元素外,还有      元素。
(3)若在空气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d溶液,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兴趣小组利用厚纸板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厚纸板上每间隔相同距离有个小孔。现用细绳将纸板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小明在A点挂了1个钩码(如图乙),则需在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平衡。
(2)小红认为:在力臂大小不变时,改变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会影响杠杆平衡。要验证这一观点,在完成图乙实验后,需要进行的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3)小军进行如图丙实验,松手后发现杠杆不能保持水平平衡。请分析其原因是      
2、小明发现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物质。经查证黑色颗粒成分是碳,但不清楚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猜想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猜想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猜想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四: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钙。

【进行实验】步骤一:取适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固体全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步骤二:往步骤一中生成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直至白色沉淀不再产生,将其过滤。

    步骤三:用pH试纸检测步骤二中获得的滤液的pH,结果呈碱性。

【查阅资料】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

(1)结合学过的知识和上述信息,写出猜想四不成立的依据:      
(2)写出步骤三的具体操作      
(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假设三成立。请分析小明的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为了研究酶的催化特点,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淀粉、蔗糖分解的产物都能使浅蓝色的班氏试剂变成砖红色。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洁净的试管4支,根据表中物质种类和数量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并均匀混合。

试管号

1%淀粉溶液(滴数)

1%蔗糖(滴数)

唾液(滴数)

0℃冰浴10分钟后的唾液(滴数)

100℃沸水浴10分钟后的唾液(滴数)

1

10

0

5

0

0

2

10

0

0

5

0

3

10

0

0

0

5

4

0

10

5

0

0

    步骤二:将上述各试管置于37℃水浴中保温10分钟,然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20滴,观察颜色变化。

    步骤三:取不同人体的唾液淀粉酶重复上述实验。

(1)步骤二中,保持37℃的目的是      。  
(2)若1号试管出现砖红色,4号试管没有出现砖红色,说明了酶具有什么特性?      。  
(3)小明查阅资料发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实验结果却发现:2号试管出现了与1号试管相同的砖红色,3号试管没有变色。请推测其原因: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检测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各成分含量,得到下表数据。

成分

A液(克/100毫升)

B液(克/100毫升)

C液(克/100毫升)

90

99

95

蛋白质

7.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50

尿素

0.03

0.03

2.00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A、B、C三种液体中属于尿液的是      液。
(2)A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而B液和C液中不含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       。
(3)健康人在食用大量咸鱼后,其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变化情况是      
2、小明在公园里看到氢气球会“自动”升空,他思考,氢气球上升过程中能量来自哪里?小明请教老师,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类比实验:用力将木块压入水底后静止,然后撤去对木块的压力,木块上浮,其他部分的水就会向下填充木块原来占据的空间,最终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液面下降。从功和能的角度解释:氢气球上升过程中,氢气球及其周围空气的能量变化情况。

          

3、为了测量某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和小红取该碳酸钠溶液10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明在碳酸钠溶液中先滴加无色酚酞作为指示剂,然后再逐滴滴加稀盐酸。

  ①当观察到      说明稀盐酸和碳酸钠刚好完全反应。

②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0克,计算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小红直接往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溶液增加a克。小红将a克当作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并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现计算结果比小明要偏小,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    (写出两点)
4、当今,许多家庭在坐便器上安装了有加热、冲洗等功能的智能电热马桶盖,如图甲所示。其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用两定值电阻R1和R2表示两电热丝,其中R2=1100欧,开关S2可接a或b。当它接入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有高温、中温、低温三档可调节,其额定电压为220伏。

(1)当S1闭合,S2接a端,正常工作时,电路中总功率为88W,请计算R1的电阻值。
(2)若将R2的阻值变大,请分析智能马桶盖的低温档和中温档的功率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