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 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B . 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碳水化合物)。 C .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 .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诉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玄奘 岛欤 蓄养 B . 弋壁 蔚蓝 干燥 C . 原故 魔鬼 倒映   D . 吹拂 磨蹭 抽搐
3、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连贯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据说连北方的一些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A . 广东生意人的精明是全国有名的 B . 广东人的经商手法是全国有名的 C . 广东产品的优势是全国有名的 D . 广东的市场经济是全国有名的
4、下列各项中加线字注音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阴晦:阴沉昏暗。  无端:无缘无故。 B . huái   然è    廿年gān        恣睢zì suī C . 澄清:形容水清澈。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D . :yì   哽yè  本:shé       紫嫣红chà
5、下列加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张老师针对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讲课时因材施教,取得了理想效果。 B . 阿尔科克彗星上次“拜访”地球时,距离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以说是与地球接踵而至 C . 周庄中学被命名为“环保教育基地”后,全校师生行动更加自觉,垃圾分类、旧电池收集、校园绿化等环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 . “政协”和“人大”两会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因为两会的议题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
6、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 人工栽培的历史虽短,却成就非凡 B . 自然选择没有人工选择好 C . 人工选择能使花的颜色更红 D . 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变化进程
7、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青素和花的关系是(   )。

A . 决定花的种类 B . 决定花的变化 C . 决定花的色彩 D . 决定花的形态
8、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一句中“它们”指代( )。

A . 花儿 B . 物质基础 C . 红花和红叶 D . 花青素
9、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是中性时,则呈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该语段的结构关系是(    )。

A . 先总分后分述 B . 先分述后总述 C . 先总提后分述再总结 D . 递进关系
10、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 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 . 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 . 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 . 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1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 , 后来渐渐褪色。

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 , 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③花的组织 , 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

A .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B . 形容词 动词 动词 C . 动词  动词 名词 D . 动词   动词 动词
12、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分析上述文字的层次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并列 B . 正反对比 C . 逐层推进 D . 先总说后分说
13、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⑤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⑥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⑦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①③④⑥⑤⑦② C . ①④⑤⑥⑦②③ D . ①⑤⑥④③⑦②
14、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掌握自然规律以前,人们往往认为沙漠里有魔鬼在作怪;但是掌握了科学知识以后,人们便可以把这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解释清楚。  B . 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C . 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 , 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D . 连云港地理区位非常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她是我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一个重要战略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15、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比喻达到顶峰) B . 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C .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D .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着一种新的东西。(没有能比得上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当细胞液是      性时,花青素是红色,      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      性时,花青素是蓝色,      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      性时,则呈紫色。

2、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                                          七种颜色。 

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作者      ,是生物学科普作家。文中引用的诗句“蜂争粉蕊蝶分香”是唐朝温庭筠《      》中的句子。

4、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分别从                  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

5、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曲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说明,这样写好处是?

三、阅读理解(共3小题)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②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1)句①是      问句,它的作用是      。                                         

(2)“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的“仅”字有什么作用?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荷花之迷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净是20微米大 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 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 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 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概括回答。

3、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1)上述文字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2)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红”是指“红色”,还是指“多彩”?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