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______________,据说连北方的一些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该语段的结构关系是( )。
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①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 , 后来渐渐褪色。
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 , 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③花的组织 , 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
分析上述文字的层次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④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⑤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⑥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⑦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三、阅读理解(共3小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②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荷花之迷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净是20微米大 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 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 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 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概括回答。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