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叫三声夸克》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B . C . D .
2、下面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qū)    然(rěn)     湖(bō) B . 气(xiè)       自(xuán)    电(hè) C . (jīng)      克(kuā)     序(zhì) D . 案(dǎng)     质(liàng)    无(liáo)
3、下列加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气(  ) 闭(  ) 道(   )  使( ) 原子(  )

A . xiè jìn suì  qū qīnɡ B . xiè jìn suì  qū jīnɡ C . xiè jīn suì  qū qīnɡ D . xiè jīn sùi  qū qīnɡ
4、读课文《叫三声夸克》,选出下列词语顺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A . 基本粒子——原子——原子核——夸克 B . 中子——质子——电子——夸克 C . 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D . 原子——强子——夸克——原子核
5、读课文《叫三声夸克》,选出“夸克”在文句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美国科学家盖耳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说是所有的强子都是由3种夸克构成的。 B . 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发现夸克的踪迹。 C . 因为在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句话:“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 D . 这真是怪事,仿佛士兵犯了错误被禁闭而失去了自由,难道就没有一个自由夸克吗?
6、读课文《叫三声夸克》,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是(   )。

A . 在费米实验室,有一个加速器,地下的环形隧道长达6.4千米。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先后有900名科学家在这里工作,终于找到了顶夸克。(列数字 ) B . 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列数字、作比较 ) C . 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比喻 ) D . 电子和中微子属于轻子,轻子的数量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基本粒子都属于强子,其中包括质子和中子。(分类别 )
7、选出标点符号填在空格内正确的一组( )。

因为在长诗①芬尼根之觉醒②中有一句话③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④盖耳曼把夸克借用过来⑤无非是一语双关⑥说明每一个强子都有三种夸克⑦

A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B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C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D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8、下面各个问句不需要回答的一句是( )。

A . 到了19世纪末,X射线的发现促使人们思考,是不是盒子里还有一个盒子? B . 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 C . 而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是:物质的最小结构就是夸克吗? D . 这真是怪事,仿佛士兵犯了错误被禁闭而失去了自由,难道就没有一个自由夸克吗?
9、没有使用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 . 在实验室里,在加速器中发现了更多的粒子,基本粒子的数量猛增到300多种,据新报道说到达了700多种。 B . 还有另一种分类方法,它把基本粒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子,另一类是强子。 C . 到了19世纪末,X射线的发现促使人们思考,是不是盒子里还有一个盒子? D . 科学家从实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恻隐  侧面  测试  响声  晌午 B . 分析  拆迁  折叠  似乎  模拟 C . 隧道  燧石  档案  阻挡  搭档 D . 防碍  仿佛  彷徨  安徽  微小
11、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只填序号(    )。

①好奇心驱使,再打开这个盒子,里面       是一个盒子……

②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石头、铁、空气、水……形态不同,性质各异,       有一点是相同的,最小单位都是原子。

③想像固然浪漫,盖耳曼提出夸克模型       是经过理论分析的,而且分析得很有道理。

④这真是怪事,仿佛士兵犯了错误被禁闭       失去了自由,难道就没有一个自由夸克吗?

A.而    B.但   C.仍然    D.却

1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物理学家分别为这些微小的粒子取了名字:光子、介子、中微子…… B . 电子和中微子属于轻子,轻子的数量比较少;绝大多数的基本粒子都属于强子,其中包括质子和中子。 C . 而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是,物质的最小结构就是夸克吗? D . 盒子里装盒子,发现的盒子已不少了,按顺序是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13、下列说法与选文《叫三声夸克》一致的一项是(    )。

A . 物质的最小结构就是夸克,这已成定论。 B . 夸克模型首先是由科学家芬尼根设想出,后由旅美华人丁肇中证实的。 C . 人类对物质结构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D . “人们有点泄气了”说明科学家也有意志不坚强的时候。
14、读课文《叫三声夸克》,选出下列各句中填词有误的一项(      )。

A . 好奇心________,再打开这个盒子,里面又是一个盒子……(诱使) B . 还测定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带有什么样的电荷,如何_______。(自旋) C . 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发现夸克的________。(踪迹) D . 新粒子的发现,引起种种________,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猜测)
15、下列判断与课文《叫三声夸克》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大多数基本粒子是不稳定的,寿命短,容易转化。基本粒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轻子,一类是强子。质子和中子属于强子。 B . 所有的强子都是由3种夸克构成的。这是英国科学家盖尔曼在“夸克模型”中提出来的。 C . J粒子是由旅美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在1976年发现的。因为“J”与“丁”相似,故命名为“J”粒子。 D . 物质的最小结构可能不是夸克。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本文《叫三声夸克》按照      顺序和      顺序,由浅入深地说明了物理学家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文章重点介绍了      这种超微粒子发现的全过程。

2、《叫三声夸克》作者是      ,现为      教授。

3、课文《叫三声夸克》中提到了许多的“盒子”,请你列举出它们的名字。

4、读课文《叫三声夸克》,“慢慢地,盖耳曼的理论被大多数人接受了。这等于承认了盒子里有东西。”“大多数”一词表明      

5、据报道,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于2008年5月经过南通地区。请合理想象奥运火炬进入我市时的情形,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为现场直播配上一段热情洋溢的解说词。(要求:体现南通的特色、北京奥运火炬的特征和传递现场欢快热烈的气氛,语言生动流畅,具有感染力,不少于70字)

观众朋友们,      

三、阅读理解(共3小题)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病毒的话

   我们家族的名称是“病毒”。顾名思义,就是能致病的毒物。因此,人们谈病毒色变。可是,这不能赖我们呀!是你们人类给我们起了这么一个不雅的名称。

   我们也不好怪人类,给我们起这个名称也是有来由的。19世纪末,烟草得了花叶病;荷兰植物学家比林杰克把病的烟叶捣碎,挤出液汁,用没有上釉的瓷过滤器过滤,滤过的液汁用当时最好的显微镜都检查不出有什么细菌,可是它仍然能让烟草得病。比林杰克认为,这一定是比细菌还小的微粒在作怪。他把这类微粒叫做“病毒”,人类就是这样结识了我们。后来发现,人类许多疾病,如流感、麻疹、肝炎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我们。把我们称作病毒就更有理由了。

   人类的本事越来越大,科学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真面目。我们家族最小的成员只有细菌的千分之几那么大,直径只有百万分之一厘米,大的也只有百万分之二十五厘米。(A)我们的构造比细菌还简单的多。我们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只不过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一种记录遗传密码的物质)外包一层蛋白质外壳而已。

   其实同世界万物一样,我们之中有有害的病毒,也有有益的病毒。

    20世纪初,科学家就发现,我们家族中有些成员有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本领,能钻进细菌体内,在那里繁殖,使细菌死亡,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噬菌体”。(B)人种了牛痘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牛痘就是经过“改造”后毒性减弱的天花病毒。经过这一番改造,它不仅不再危害人类,还反戈一击,帮助人类消灭这种可怕的传染病。现在许多种疾病的病毒已经被用来制造疫苗为人类服务了。我们家族中还有一些成员叫做“肠道腐生病毒”。它们在婴儿出生以后不久就进入婴儿肠道,在人一生中始终呆在那里。其中有些是有益的。它们可以促进人体产生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干扰素,抑制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现在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流感病毒等等。科学家现在已经制成活肠道病毒疫苗,它能预防多种传染病,甚至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哩!

(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两大方面内容?   

(2)从整体上说,本文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这一类的问题,科学家从实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 

   这时候,科学家也只有发挥想像力了。美国科学家盖尔曼提出了一个“夸克模型”,说是所有的强子都是由3种夸克构成的。 

   夸克是译音,意思是海鸟的叫声。因为在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句话:“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盖耳曼把夸克借用过来,无非是一语双关,说明每一个强子都有3个夸克。 

   想像固然浪漫,盖耳曼提出夸克模型却是经过理论分析的,而且分析得很有道理。慢慢地,盖耳曼的理论被大多数人接受了。这等于承认了盒子里有东西。 

   知道了有夸克这种物质,那就得把它找出来。要把想像中的夸克变成真实的夸克并不容易,找了20年,也没发现夸克的踪迹。人们有点泄气了。没想到1976年,旅美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J粒子的J与中文的丁字非常相似,这也是给这种新粒子命名的妙处。新粒子的发现,引起种种猜测,J粒子是不是第四种夸克?这一发现,又唤起了寻找夸克的热情。 

   这时又有了一种说法:为什么夸克不能脱离其他粒子而独立存在呢?这真是怪事,仿佛士兵犯了错误被禁闭而失去了自由,难道就没有一个自由夸克吗? 

“找了20年,也没发现夸克的踪迹。”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名人传》

(1)选文中“他”指的是        , 他是       造就的伟人。

(2)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叫三声夸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