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 连亘     裸子       更互        毋宁 B . 睥睨     三棱镜     宽宥        翌日 C . 扁舟     揣磨       嫉妒        摒弃 D . 骈进     强聒       亵渎        花骨朵
2、选择注音有错的一项(   )。

A . (dūn)    坏(cǎi)     举(liè)   摩(chuǎi) B . 碡(liù)   缩(wěi)    慕(xiàn)  杂(cáo) C . (fáng) 闹哄(hōng)  乱(hùn)  手(pà) D . (bǐ)   叉(pǐ)      胎(pēi)   泥(pēi)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B . 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避免浪费。 C . 谁也不会否认,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能使人提高修养。 D . 我们初三同学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面孔。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____________,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____________,转眼间,____________,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 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 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 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

④ 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⑤ 太阳落山,霞光消褪

⑥霞光消褪,太阳落山

A . ②③⑥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①④⑤
5、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瞻仰  八卦阵   万籁俱寂  B . 裨益   沁园春   侩炙人口 C . 谦逊   一霎时   玉树琼枝 D . 跌宕   纤维板   坦荡如砥
6、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 证券   诘问     义愤填膺 B . 介意   篮球     自强不息 C . 葱茏   汲取     杳无消息 D . 渺小   迁徙     随声附合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 . “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 . 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 .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8、选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 . 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 , 一片绚丽的景象。 C . 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 . 节日的蓉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
9、选出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      )。

A .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B .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C .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D .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10、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完整的文字,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论点是作者表明观点或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②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或现实。

③论据必须典型、可靠、新鲜。

④论据必须正确鲜明。

⑤论证是指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以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⑥ 议论文一般都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组成。

⑦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

⑧它必须正确地、巧妙地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A . ⑤①②⑥④③⑦⑧ B . ⑦⑤①④②③⑥⑧ C . ⑦⑥①②④③⑤⑧ D . ⑤④①③②⑧⑦⑥
1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 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 B . 美国有十五个州在娱乐场所禁止黑人享有与白人平等的地位。 C . 他们一面拼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D . 我们的自由可以丧失,生命可以消灭,但共产主义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12、下列词语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  )。

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________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___________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________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A . 羡慕  怀念  纯真  B . 嫉妒  怀念  纯正   C . 羡慕  缅怀  纯正   D . 羡慕  缅怀  纯真
13、下面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人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友谊是最    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     , 而且值得永远    

A . 神奇 推荐 赞美 B . 神奇  推崇 表扬 C . 神圣 推崇 赞美 D . 神圣 推荐 表扬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自从他参加了少年足球队后,足球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 .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C . 执法部门要虚张声势,让假冒伪劣产品丧失市场。 D . 有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15、从句式的角度看,填入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 _____________。”

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_____________。”

A . 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B . 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C . 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D . 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2、例句: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

仿句:使他引以自豪的是,      ,但      

3、例句: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

仿句:互让就是       ,      

4、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人生如同山中的树,生于南坡,阳光充足,      ,可谓顺境;生于            ,土壤贫瘠,可谓      。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背景,但可以选择生活态度。

5、《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      ,他是当代            家,他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有      

三、阅读理解(共3小题)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有一回,我乘车旅行。列车飞驰,车厢里闹哄哄的,旅客们在聊天、打牌、吃零食。一个少 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地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望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辉中的安静的侧影,我心中充满感动,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也和她一样,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就会忘记一切。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羡慕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缅怀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纯正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

   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我站在展厅里,望着这一张张热忱仰望的年轻的面孔,心中也会充满感动。我对自己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的确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

   若干年过去了,我还会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列车上的那个少女和展厅里的那些青年,揣摩他们现在不知怎样了。据我观察,人在年轻时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随着年龄增长就容易变得越来越实际。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我暗暗祝愿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正的追求,没有走上这条可悲的路。

(1)概括文中的两个事例。

(2)第一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读永恒的书

周国平

   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6勺书,因为它们只对有关的专业人员才可能足必读书,对于其余人却是不必读的,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的,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是人类丈化宝库中千百年流传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尔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某些永恒内涵。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很难,事实上不同的人开出的书单一定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有眼光,就必定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好书被共同选中。例如,他们决不会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

   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所说:“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句话是对的。一个在阅读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我们从一个人的读物中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1)结合全文看,就读书这个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认为《论语》、《史记》、《红楼梦》属于永恒的书,请你以其中一例来说明。也可列举语文课本中其他名著一例来说明。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文学写就的书就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伞悄悄地先走了。  ①  。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流淌一条清凉、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的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②  。因为凡是以虚伪的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难的,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的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③  。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保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虚伪,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④  。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观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与大度,才能读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欢乐和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方面去阅读。

(1)以下四个句子是从原文中①②③④处抽取出来的,且顺序已被打乱,正确对应的顺序是       。

A.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他                 B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

C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                   D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