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固态碘受热后变成了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成蓝色,这说明( )
A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D .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 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 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 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 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
3、“超临界水”(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小空心圆”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中,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

A .
B .
C .
D .




4、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分子
物质
原子
B . 分子
原子
物质
C . 原子
物质
分子
D . 原子
分子
物质








5、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 . 氧分子的体积
B . 氧分子的间隔
C . 氧气的化学性质
D . 构成氧分子的原子
6、若用“空心圆”表示碳原子,用“实心圆”表示氧原子,则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7、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 .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8、下列各图是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空心圆”和“实心圆”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同种分子的是( )
A .
B .
C .
D .




9、“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可以再分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微粒有大小
B . 微粒有质量
C . 微粒间有间隔
D . 微粒不运动
11、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
(1)从微观粒子角度而言,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裂成 和 ,分裂出来的 又重新组合成 ,它们不再有水的化学性质。可见, 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由该实验可知,分子由 构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12、用“
”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如图所示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3)结合该图,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
13、如图所示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示意图(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根据图示你得出的结论有:①从物质构成角度看, ;②从物质变化角度看, 。(各写出一条即可)
1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 . 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C . 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D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