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9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zhú yǐng

píng fēng

 bì hǎi

      

      

      

jīn xiāo

qǐ qiǎo

 cháng é

      

      

      

2、给形近字组词

 渡         乞           桥           烛          悔      

 踱         气           娇           浊          晦      

3、给多音字组词。

看:kàn         kān          尽:jìn        jǐn       

落:luò         lào           应:yìng       yīng      

4、依据句意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七夕今宵看碧霄 , 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      碧霄:      

(2)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渐落晓星沉。

 深:       长河:      晓星:      

5、查字典填空。
(1)“碧”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6、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意思:       
7、按要求填空
(1)《乞巧》是      代诗人      描写民间      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      ”,又称“      ”“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            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2)《常娥》是      代诗人      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      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      之情。
8、默写《常娥》

       ,      

       ,      

9、题解《乞巧》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2)诗中描写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列宁小时候,家里有一个果树园。种着苹果、樱桃和其他果树。

    列宁和他的哥哥、姐姐经常在果园里劳动。有一年夏天,母亲指着凉亭(tíng)旁三棵樱桃树说:“孩子们,你们可以到园子的另一头去吃水果,这几棵树上的果子,在七月二十日以前,别去动它。”

   过了一些日子,列宁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做客,他看到长在凉亭旁边的三棵樱桃树,上面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惊奇地问站在身旁的列宁:“你们不爱吃樱桃果子吗?”

    列宁微笑着说:“我们很喜欢吃,但要到七月二十日,父亲过生日的时候再吃。”

    这位朋友听了,竖起大拇指,嘴里发出啧(zé)啧的赞叹声。

(1)写出短文中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        喜欢—         赞叹—      

(2)是什么原因让列宁不吃樱桃?因为      
(3)如果你是这位朋友,你会对列宁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