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第五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5小题)
1、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开普勒--186f行星是与地球相似的“兄弟”,它距离地球490光年,比地球重10%,由岩石构成,科学家推测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据此完成下题。
宜居星球存在液态水的必备条件是( )
A . 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
B . 自转方向需自西向东
C . 宇宙环境安全
D . 质量和体积大
2、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已记录到24个太阳活动峰年,基本是11年左右一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1)
A .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 . 无线电通讯突然受到干扰
D . 极圈内出现极光现象
(2)在太阳活动峰年,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2)
A .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 . 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C . 邮政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D . 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畅通
3、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 (1)
A . 自北向南流
B . 自南向北流
C . 自东向西流
D . 自西向东流
(2)形成该河床东岸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2)
A . 地壳运动
B . 侵蚀作用
C . 堆积作用
D . 变质作用
4、下图中B地位于本初子午线上,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节气可能是( ) (1)
A . 春分
B . 夏至
C . 秋分
D . 冬至
(2)此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是( ) (2)
A . 60°E, 23°26′N
B . 60°W, 23°26′S
C . 90°E, 23°26′N
D . 90°W, 23°26′S
5、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下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 (1)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2)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 (2)
A . 北京
B . 上海
C . 武汉
D . 重庆
6、中新网2017年11月27日报道,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近日接连喷发(下图)。火山喷发后,中国迅速协调中外航空公司协助近两万名滞留中国游客自巴厘岛返回内地和香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火山喷发的熔岩来自于地球内部的( ) (1)
A . 地壳
B . 软流层
C . 下地幔
D . 地核
(2)当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正确的是( ) (2)
A .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C .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大气的能量源泉是( ) (3)
A . 太阳辐射
B . 地面辐射
C . 大气辐射
D . 地球内部
(4)以下关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气水平运动 ②大气垂直运动 ③地面冷热不均 ④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4)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②④①
D . ③④①②
7、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其产生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结合图5“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哪种情况更容易发生霜冻( ) (1)
A . 昼夜温差小
B . 夜间晴朗
C . 夜间多云
D . 弱风
(2)发生霜冻时主要涉及图5中哪些环节( )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上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3)
A . 大气逆辐射
B . 地面反射
C . 大气削弱作用
D . 地面削弱作用
8、读下列四幅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夏季,在天气系统①控制下的我国江南地区天气状况为( ) (2)
A . 炎热干燥
B . 高温多雨
C . 温和湿润
D . 寒冷干燥
9、下图为某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 (1)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 极地高气压带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在甲气压带的影响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
B .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
C . 终年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
D . 终年受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少雨
10、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
A . 地势高低起伏大
B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 . 受寒、暖流交替控制
11、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气候是( )
A .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非洲热带沙漠气候
D . 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
12、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循环实现了四大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B . 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C .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D .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
13、下图示意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有( ) (1)
A . ①④⑦⑧
B . ③④⑤⑥
C . ②③⑤⑦
D . ②⑤⑦⑨
(2)甲地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2)
A . 暖流经过
B . 寒流经过
C . 寒暖流交汇
D . 底部海水上升
(3)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 ) (3)
A . ①
B . ⑦
C . ⑧
D . ⑨
1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的地貌名称为( ) (1)
A . 冲积扇
B . 沙丘
C . 风蚀柱
D . 河口三角洲
(2)该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 (2)
A . 地壳运动
B . 风力堆积
C . 流水沉积
D . 海浪侵蚀
15、下图是游客近期拍到的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据考证,3.8亿年前,这一带是近陆浅海,后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堆积,形成石英砂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构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 (1)
A . 侵入岩
B . 沉积岩
C . 变质岩
D . 喷出岩
(2)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 (2)
A . 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B . 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C . 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D .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二、双选题 (共4小题)
1、2017《财富》全球论坛于12月6日至8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开幕当天,天气晴朗,到处盛开的鲜花把广州装扮得格外美丽,相当惊艳。结合广州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会议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B . 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
C . 广州昼长夜短
D . 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2)有关广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峰会开幕当天,广州受反气旋影响
B . 峰会开幕当天,广州受暖锋影响
C . 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温暖
D . 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四季如春
2、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大气运动方向的是(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
A .
B .
C .
D .




3、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左图为“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右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比较两幅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A . 补充地下水
B . 延长地表径流集聚时间
C . 解决城市洪灾
D .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4、读“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数据表”,完成下题。
对北京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近年来,北京供水结构中,跨流域调水的供水量增长最快
B . 近年来,北京生活用水比重略有下降,但始终占最大比重
C . 近年因产业结构调整,北京生产用水结构变化明显
D . 目前,北京供水结构合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三、综合题 (共3小题)
1、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则 地为受热的地区,箭头④代表的含义是 。
(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丙丁乙代表三大类岩石,则丙代表的是 岩,如若丙岩石已经裸露于地表,则丁为 岩,箭头③代表的是 作用,箭头④代表的是 作用。
2、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按气压状况分,A天气系统称为 ;按气流状况分,B天气系统称为 。
(2)A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是 。
(3)此时C地吹 风(风向),该风的性质 ,在其影响下,一般会出现 天气。
(4)在冬季,由A吹出的气流到达云贵高原之后,常常遇到地形的阻挡,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往往形成锋面,并且该锋面受地形阻挡而徘徊在此处,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如右图所示)。右图中的 (①或②)是从A吹出的气流,此时贵阳以 天气为主,昆明以 天气为主。
3、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18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判断依据是 ;该洋流(虚线所示)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的作用。
(2)(在图19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 海区可能是图18表示的海域。
(3)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海水的流动方向为 ,原因是该季节北印度洋盛行 (风向)季风。
(4)简述北印度洋夏季季风的形成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