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 .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 .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2、下列加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C . 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何罪之有 D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贤于材人远矣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 . 行拂/乱其所/为 D . 入则/无法家/拂士
4、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B . C . D .
5、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C . “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 . 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6、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

A . “舜发于畎田之间”,                    发,是“起”的意思。 B . “管夷吾举于士”,                      士,是狱官的意思。 C . “百里奚举于市”                        市,是指市场。 D . “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是永远的意思,过,是犯错误。
7、比较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 国恒                      河曲智叟以应     B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安能辨我雄雌     D . 恒亡                      则有去怀乡
8、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 入则无法家拂士 B . 困于心衡于虑 C . 曾益其所不能   D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舜与畎亩之中      泻出两峰之间者 B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而知新 C . 行拂乱所为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 . 征于色发于声后喻 潭西南望,斗折蛇行
10、下边句子中加线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舜发于亩之中 B . 益其所不能 C . 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D . 入则无法家
11、下面是对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 . 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 . 第三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 . 文章结尾点明本文中心论点,这种写法叫卒章显志。
12、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是两句是(   )

A .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 .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3、下面选项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旨相同的是(   )

A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B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 .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D . 霜叶红于二月花。
14、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 . 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环而攻之而不胜 C . 于   曹操比于袁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 而   择其善者而从之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5、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必先苦其心      便扶向路,处处 B . 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 C . 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于声而后喻 D . 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孟子,名      ,字            时期著名的      家,      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读过本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人不由想起这样一些格言警句:

      ,从来纨绔少伟男。(写出上句)

      ,哪得梅花扑鼻香。(写出上句)

宝剑锋自磨砺出,      。(写出下句)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第1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      

4、本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      

5、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3段从            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三、阅读理解(共3小题)

1、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段,回答问题。

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2)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3、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线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曾子妻之市 之:往 B . 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 . 妻适市反 适:往 D . 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