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氧    B . 硅   C . 铝    D .
2、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   )

A . 分子体积变小 B . 分子质量变小 C . 分子数目减少 D . 分子间隔变小
3、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侯氏制碱 B . 蚕丝纺织    C . 火药应用 D . 粮食酿酒
4、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为(   )
A . 生石灰 B . 大理石 C . 石灰石 D . 熟石灰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MnO 2 B . NaOH C . O2 D . H2SO4
6、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氯化钠 B . 蒸馏水 C . 氮气 D .
7、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气焊 B . 浓硫酸作干燥剂 C . 铁粉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 .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C + O2 CO2 B . 4Fe+3O2 2Fe2O3 C . Fe2O3 + 3CO = 2Fe + 3CO2 D . KMnO4 K2MnO4+MnO2+O2
10、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纯棉毛巾 B . 尼龙丝袜 C . 真丝围巾 D . 纯羊毛衫
11、如图文化衫:你的“魅力”偷走我的“心”。该反应能发生是由于镁单质(   )

A . 金属光泽美丽 B . 导电性优良 C . 金属活动性强 D . 延展性好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检查气密性 D . 熄灭酒精灯
13、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反应:S+2KNO3+3C  X+N2↑+3CO2↑,则X的化学式是(   )
A . K2S B . H2O C . SO2 D . K2SO4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
A . 垃圾分类处理 B . 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 . 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D .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15、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B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紫色石蕊溶液

C

鉴别H2 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A . A    B . B    C . C    D . D
16、以下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 . 操作Ⅱ B . 操作Ⅲ C . 操作Ⅳ D . 操作Ⅴ
17、汉代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玉器非常罕见。玉石主要成分NaAlSi2O6 , 下列对NaAlSi2O6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含有3个氧分子 B . 相对分子质量为94 C . Na与Al的质量比为23:27 D . N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
18、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Y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 该反应中X、Z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14 C . 该反应中生成的Z和W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参加反应的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Z的质量
19、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 . 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 . 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 . 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20、下表中的选项不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产生氢气的体积

B

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固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回答问题
(1)分类角度。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 N2、O2等均匀地混合 C .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微观角度。用“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表示的物质,固态时俗称为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2、变化角度。
(1)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2)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棍周围有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 .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证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3、应用角度。 
(1)天然气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___________。   (2)
A . O2 B . N2 C . H2 D . 空气
(3)工业制备碳酸饮料是将CO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环保角度。 
(1)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 (1)
A . SO2 B . CO C . NO2 D . PM2.5
(2)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        (2)
A . 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 . 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 C .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5、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 (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灭火。
(1)铁质的灭火器罐体容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      
6、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
(1)某品牌自热米饭的食品成分包括:米饭、鸡肉、胡萝卜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2)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铝箔。金属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      
(3)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的小花,一半喷水后放入集气瓶B中,该实验的目的是      
(3)用C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在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白磷燃烧。

①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8、某同学用实验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配制上图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      g。
(2)步骤2中最终产生气体      g。
(3)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

【制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 mL饮料瓶

【制备流程】

【查阅资料】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逸出。喝汽水后会打嗝,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问题讨论】

(1)请结合资料选择I或II进行解答,若两题均作答,按I计分。


I

II

问题

步骤②中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制汽水?

步骤③旋紧瓶盖后,为什么汽水中的气泡会由多变少直至不再冒出?

答案

      

      

(2)制汽水时,利用了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由此推测下列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2)
A . 镁带 B . 铜片 C . 食盐 D . 鸡蛋壳
2、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①该气球的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②氯化钙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③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和Na2CO3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1)探究1:液体包内溶液的酸碱性

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      性。

(2)探究2:白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①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      ,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②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

质量/g

碳酸氢钠

0.10

V1

碳酸钠

0.10

V2

白色粉末

a

V1

【解释与结论】

③实验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表中a=      ;V1      V2(填“>”、“<”或“=”)。

⑤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及判断依据是      

(3)【反思与评价】

老师指出还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得出与上述实验(2)相同的结论,实验方案为      

四、简答题(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一段时间以来,网传隔夜菜、肉类腌制品不能吃,是因为含亚硝酸盐。对于亚硝酸盐大家有众多疑问。

疑问一:亚硝酸盐是什么东西?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咸味,易溶于水。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种火腿、酱卤肉等熟肉类食品加工,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国家对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的最大含量限定为:蔬菜4 mg/kg,肉类3 mg/kg。

疑问二:亚硝酸盐的“毒”从何来?

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效应,它被吸入血液1~5分钟后,就已经分解。亚硝酸盐在胃中酸性环境下,易与氨基酸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当摄入维生素C时可以阻止致癌物产生。

疑问三: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超标吗?

实验人员准备了清炒菠菜、清炒芹菜和小白菜炒肉,三种菜各自被分成6份,常温和冷藏条件下各保存一半。实验人员分别取1小时后、6小时后、20小时后的剩菜,经过捣碎、提取、离心、过滤,取出汤汁。通过比色法逐一测得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菜在放置20小时后,无论常温还是冷藏,亚硝酸盐含量虽均有增加,但都远未超过国家标准。

疑问四:摄入多少亚硝酸盐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2 mg。我们日常吃的大米、蔬菜、肉品里面几乎都含有亚硝酸盐。有数据显示,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80%来自蔬菜。如果你体重50 kg,即使一次性吃2.5 kg蔬菜也是安全的。因此,将亚硝酸盐摄入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测定汤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获取汤汁的步骤是      
(3)人体对亚硝酸盐的一次性安全摄入量为      
(4)亚硝酸盐产生致癌物的原因是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5)
A . “吃隔夜菜会致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B . 常温储存及冷藏储存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增加趋势 C . 适量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抑制致癌物的产生 D . 从实验数据中发现蔬菜类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要高于含肉类的隔夜菜
2、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药品

1 g大理石

块状

块状

粉末状

粉末状

10 g盐酸(过量)

稀盐酸

浓盐酸

稀盐酸

浓盐酸

(1)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甲与      对照,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K3均处于关闭状态)。


(1)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白磷不燃烧。分液漏斗中放入80℃的热水,打开K1 , 使热水流入锥形瓶中浸没白磷,关闭K1 , 白磷仍不燃烧。打开K2、K3 , 待液体注入锥形瓶后关闭K3 , 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且白磷燃烧,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研究碱的性质

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分液漏斗中盛放足量的稀盐酸,B装置的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放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实验时,打开K1 , 滴入稀盐酸至A中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关闭K1 ,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后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液体流入B中,B中溶液变红且变浑浊,产生该现象的实验操作是      ,使A中液体流入B中的原因是      

五、流程题(共2小题)

1、高纯度的氧化铜可用作颜料、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工业用粗铜粉氧化法获取高纯度氧化铜的流程图。

(1)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洗涤固体B所用的试剂为      
2、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      
(2)沉淀室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已知部分原料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试剂

Ca(OH)2

NaOH

价格(元/kg)

0.36

2.90

上述工业流程中,处理相同量的SO2 , 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比用NaOH直接吸收更低,原因是      

六、推断题(共1小题)

1、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A、B、C、D、E共5种物质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它们分别由氢、碳、氧、钠、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五种物质间建立起如图所示的关系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其中物质A和B是常用的灭火剂。


(1)物质A的化学式为      。  
(2)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只要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就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      

      ①铁             ②稀盐酸          ③氧化铁          ④稀硫酸

(4)室温下,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D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请解释xy段温度变化的原因      

②在z处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七、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若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收集氢气。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2)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
(3)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