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

河流阶地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通常情况下,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堆积下切,构造则为河流下切提供了驱动力和空间。下图、下表分别为渭河上游陇西段阶地的分布图和参数表。

(1)现代聚落主要分布在(      )
(1)
A . T1 B . T3 C . T5 D . T7
(2)与南岸相比,北岸阶地数量少,原因是北岸(      )
(2)
A . 流水侵蚀作用强 B . 水平运动强烈 C . 风力堆积作用弱 D . 抬升运动微弱
(3)历史上气候最为湿润时期和地壳上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别是(      )
(3)
A . T1、T2 B . T3、T4 C . T4、T5 D . T6、T7
2、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横断山东侧,海拔3222米,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 . 依然是桌状山 B . 起伏和缓的丘陵 C . 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 . 峰林、峰丛广布
3、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谷 (  )

(1)
A .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图中(  )

(2)
A .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 .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4、

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图2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1)“大窝凼”附近的岩石类型是(  )

(1)
A . 侵入岩 B . 喷出岩          C . 沉积岩 D . 变质岩
(2)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2)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④③②① D . ④①③②
5、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B . 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C . 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D . 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2)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 . 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C . 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D . 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6、

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

(1)
A . 自东南向西北 B . 自东北向西南 C . 自西南向东北 D . 自西北向东南
(2)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    )

(2)
A . 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 B . 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一④逐渐变粗 C . 图中M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 D . 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
(3)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3)
A . 上游拆除水电站 B . 上游城市进程加快 C . 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 . 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7、

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演示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

(1)
A . 喷出岩 B . 侵入岩 C . 沉积岩 D . 变质岩
(2)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2)
A . 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 . 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 . 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D . 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8、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1)
A . 偏东风 B . 偏南风 C . 偏西风 D . 偏北风
(2)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2)
A . 风速快 B . 植被多 C . 坡度缓 D . 降水多
(3)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3)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9、图甲是某同学去广西旅游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沉积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形成图示地貌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  ) (1)
A . B . C . D .
(2)形成图示地貌的地质过程是(  ) (2)
A .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B . 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 . 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D .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10、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位于(  ) (1)
A . 东半球 B . 南半球 C . 西半球 D . 北半球
(2)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  ) (2)
A . 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B . 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C .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D .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11、台湾省苏花公路东临太平洋,在地形上称“清水断崖海岸”。其依山傍海陡峭的断崖景观,名列台湾八大景之一。读图,回答小题。

(1)“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  ) (1)
A . 地壳运动和海水侵蚀作用 B . 岩浆活动和海水沉积作用 C . 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 D . 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
(2)从气象角度考虑,中国大陆游客到“清水断崖海岸”游览的最适宜时间是(  ) (2)
A . 3、4、5月 B . 6、7、8月 C . 9、10、11月 D . 12、1、2月
12、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1)
A . ①坡和②坡 B . ③坡和④坡 C . ①坡和③坡 D . ②坡和④坡
(2)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 (2)
A . 维持原地 B . 往复摆动 C . 向上游移动 D . 向下游移动
13、我国云南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下图为“该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 (1)
A . 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 B .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C . 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D . 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
(2)①②③④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  ) (2)
A . ①-挤压隆起 B . ②-岩层断裂 C . ③-岩浆侵入 D . ④-水平挤压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2、

左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右图是黄河入海口附近地貌图。

(1)简述左图所示地区先后发生的地质作用的过程。

(2)说明右图所示地区的地貌类型和形成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 地壳的运动规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