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

年级:六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2小题)

1、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 . ①②⑤⑥ B . ③④⑦⑧ C . ①③④⑥ D . ②⑤⑦⑧
2、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3、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 .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4、“春兰秋菊”、“南橘北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 温度和水分 B . 土壤和温度 C . 水分和光照 D . 光照和温度
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蚯蚓习性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

A . 蚯蚓对光线有怎样的反应 B . 湿度对蚯蚓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C . 蚯蚓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D . 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6、下列说法,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B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 鱼儿离不开水 D . 人间四月尽芳菲,山寺桃花始盛开
7、泉州湾红树林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如果大量捕杀鸟类,将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

A . 有限的 B . 稳定的 C . 不变的 D . 增强的
8、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 .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9、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C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 .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
10、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

A . B . C . D .
11、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该食物网的消费者中,哪种生物灭绝一定会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  )

A . B . C . D .
12、下列各项科学探究中,不是调查法的是(  )
A . 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B . 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 C . 同学们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 D . 女科学家珍妮弗在非洲森林中研究黑猩猩,她如实记录下了黑猩猩的食物、生活环境、表达情感的方式及叫声的含义
1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水→草→牛 B . 草籽←麻雀←鹰 C . 植物→真菌→田鼠→蛇 D . 草→吃草昆虫→食虫鸟
14、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
A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4

A . 图中包含的食物链 B . 图中③的是生产者 C . 图中②的能量直接来源于阳光 D . 图中④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1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太湖 B . 太湖的所有植物 C . 太湖的所有动物 D . 太湖的所有生物
17、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
A . 食草的生物 B . 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C . 食肉的生物 D . 腐生的生物
18、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如图所示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 . 图片_x0020_26 B . 图片_x0020_27 C . 图片_x0020_28 D . 图片_x0020_29
19、为了保护雪山的生态环境,登山运动员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雪山,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雪山(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没有消费者 D . 分解者很少
20、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某生态系统中这些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被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铅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 . 螳螂 B . C . 黄雀 D . 植物
21、如表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25℃

湿土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25℃

干土

A . 左半侧放置10只鼠妇 B . 右半侧改为湿土 C . 整个纸盒置于阴暗环境中 D . 右半侧温度设置为0℃
22、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池塘生态系统 D . 农田生态系统

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

1、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      ,图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

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猫头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是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最少的应该是      

(3)如果当地有人开办工厂,导致该生态系统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则图中      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4)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      和能量流动,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逐级      的特点.
2、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DDT的浓度0.00005ppm (注DDT降解极慢),检测发现湖泊中生存的A,B,C,D,E在五种生物体内均含有不同浓度的DDT,结果如下表:

受检生物

A

B

C

D

E

DDT浓度(ppm)

0.005

5.0

0.5

75.5

0.04

(1)请根据所学的生态系统的知识,用箭头把它们之间的营养关系正确表示出来:      
(2)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从未用过DDT,但体内发现了DDT的存在,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呢?      
(3)动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      
(4)食物链中的有机物最终都来源于      。某食物链为“a→b→c→d”,则消费者是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
3、如图所示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5)如果某种原因狐和鹰的数量减少,对草数量的影响是      .(填减少或增多)
(6)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      
4、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是      ,属于生产者。
(2)在湖泊中还存在着许多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      者。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3)如向湖泊中投放一些肉食性大鱼,大鱼以小鱼为食.则小虾在数量(纵坐标)上的变化与时间(横坐标)的关系是图2的      
(4)一段时间后,湖泊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      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5、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方案:在铁盘一侧放上湿土,另一侧放上干土,盖上一层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统计并计算全班的平均值,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      

(5)实验后,你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7)如果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控制      和设置      都是非常重要的.
6、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丽丽想做实验证实该洗手液是否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稀释为1%的洗手液溶液

实验步骤:

①将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A、B两个区域(如图所示).在A、B两个区域的土壤中分别放入20条蚯蚓,盖上纸盒盖,置于室温;

图片_x0020_34

②每天向A区域喷洒1%洗手液溶液10mL,向B区域喷洒清水10mL;

③两周后,翻开土壤,分别统计A、B两个区域中存活蚯蚓的数量.

实验结果:A区域存活的蚯蚓有2条,B区域有18条.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理由是      
(4)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5)假如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则应取他们的      作为实验的最终数据。
(6)得出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